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3, 2025 星期一 大致多雲 16° 68%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港人首置上車盤 防炒風有法

香港地少人多眾所皆知,歷屆政府面對土地不足及房屋供應短缺問題,有的採不干預政策,有的積極干預,取態各有不同。 近年政府傾向干預市場,自09年起推出一系列樓控措施,以遏抑樓價為目標,可惜事與願違,多年來未能阻止樓價升勢。新特首林鄭月娥下月將發表首份施政報告,預告推出房屋「新產品」應市,同時組隊研發土地,加快房屋供應流程,其房屋政策勢成焦點所在。 與市價脫鈎 設轉售限制 現時房屋市場供應主要分為公、私營兩大類,公營房屋又分出租公共房屋及資助出售房屋,主要由房協及房委會提供。由1970年代起,香港政府推行10年建屋計劃,分批出售資助房屋,讓市民可因應個人財政能力置業,逐步改善生活環境,當中包括「居者有其屋計劃」、「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及「租者置其屋計劃」等資助房屋,定價一般與市場掛鈎,但採取折扣形式,以低於市價售予有意上車人士。 建議鎖定樓價 原價轉售 上屆政府亦曾推出變種房屋政策,如「綠表置居先導計劃」及加入限呎限量發展條款的「港人港地計劃」,定價繼續與市場掛鈎,可惜供應杯水車薪,未收調節之效。近年通貨膨脹,百物騰貴,資助房屋價格亦跟隨大市飈升。據土地註冊處及香港置業資料研究部資料顯示,去年12月平均每宗二手居屋註冊金額已突破400萬元關口,及至今年6月,平均每宗二手居屋註冊金額進一步升至逾450萬元水平,創出有紀錄以來新高。資助房屋價格水漲船高,已超出一般市民可負擔水平。 新政府致力重建置業階梯,讓市民逐步實現擁有自己安樂窩的夢想,是次推出新產品「港人首置上車盤」,揚言對象針對未曾擁有物業的首次置業香港永久居民。筆者最欣賞之處,在於其概念有別於資助房屋,重點將資源投放有經濟基礎及具迫切置業需要人士身上,起分流置業作用。最重要的是,售價考慮與市價脫鈎,並加強出售條款限制,減少投資價值。畢竟樓價可升可跌,購買與市場掛鈎的資助房屋無可避免涉及投資成分,要真正杜絕炒風,新產品或可加入條款,日後轉售需以原價交易予同類型新買家,鎖定物業價值,讓物業不存在投資價值。 撰文: 李志成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欄名: 大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