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8
經濟日報
舊式工廈近月再現奪命意外,令特首林鄭月娥亦明言考慮重啟活化工廈政策,此言一出即獲市場廣泛讚好,事實上,筆者認為活化工廈政策早就不應被煞停。
現時全港約有1,400多幢工廈,在首次推行活化政策時,雖有248宗改裝或重建申請,但最終只有151宗獲批,僅佔整體約一成,同時,工業仍持續淡出本港經濟舞台,很多舊式工廈早已失去原有的存在意義。據規劃署公布的《2014年全港工業用地分區研究》報告顯示,本港只有48.9%工廈面積為工業用途,其餘都已用作非工業用途。
非工業營運合法化 降低門檻
所謂的非工業用途,即包括近年大家常聽到的藝術工作室、網購交收點及各種特色服務店,如室內足球場、3D照相館等,政府如非一直「隻眼開,隻眼閉」,以上提及的種種商戶早就須遷址或結業,工廈的空置率亦勢將急升,與其讓這些正當商戶要「偷偷摸摸」經營,政府何不用更全面的活化政策,將他們合法化處理?
要令這些商戶合法經營,讓服務業進一步填補工業流失所造成的經濟縫隙,降低活化門檻是事在必行。新政策如能將申請要求,由持有全幢物業的業主,降至持有全層,或只達到某個業權份數的業主,以及擴闊工廈活化後的用途,相信都能吸引更多業主申請,並加速活化進程。如今土地問題正是本港最嚴峻的社會難題,特區政府理應迅速推新政,相信大家都能在不久的時間內,再見到活化政策的出台。
撰文:
王嘉祺 港置工商營業董事
欄名: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