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30, 2024 星期四 微雨 26° 92% 一號戒備信號

首置上車盤 方向正確可行

特首林鄭月娥上場之後推行了一些清晰的房屋政策,例如將高風險的工廠劏房,更清晰地用重新活化工廈的概念去取代,而風險相對較低的住宅劏房問題,就走向以社福界管理的良心劏房概念,筆者覺得都是可行及值得支持的。 最近,林鄭亦推出首置盤概念,顯然本屆政府已掌握到房地產市場困難的形勢,應是打算將公私營房屋分開兩個市場處理,這是聰明的。環球量化貨幣下的私樓樓價上升既然已經難以抗逆,那就應該死守資助房屋的部分,但資助房屋不可能只增加長期財政虧蝕的公屋,因為假以時日,如10年後就會成為香港不可承受的長遠負擔,再加上人口老化問題,最後這可能會成為香港的一條絕路。於是林鄭構思「港人首置上車盤」,該計劃只適用於從未置業、收入超出申請居屋上限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主要對象是從未置業的年輕家庭,去買一些類似居屋的免地價資產,我認為這是一個好方法。 覓地大辯論 利釋放囤積土地 有關方式若只能讓合資格的人去轉讓,我是同意的,如果將有關轉售方式開放到公開市場,那就達不到公私營房屋分家的概念了。 港人首置上車盤免地價,可能令政府少了收入,但無論甚麼制度也好,也會有人受惠,有人吃虧,相信之後就會多了一班失落的夾心人士,就是不合資格或曾經置業而年紀較大的人士。對這班人來說,新的環境可能更加險峻,樓價及私營房屋租金未來很容易在政策冷落下更趨向上。當然,有關政策亦提供了政府和發展商合作的契機,若由開發土地者(或者土地持有者)在發展私樓的同時去興建首置樓,可能是一個官商大和解的結局,令土地也可得到大釋放。 我更加讚賞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諮詢,很多人認為諮詢很難取得共識,我卻不同意,大辯論其實令到很多土地囤積者有機會將土地釋放出來,財團自然會善用他們的說服力,令到一些環保人士、政客,甚至傳媒去取得社會共識和氛圍,這是一個很有政治智慧的決定! 撰文: 汪敦敬 祥益地產總裁 欄名: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