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0
經濟日報
近日荃灣新盤以低價促銷奏效,521伙一夜沽清,創出兩年多以來新樓首日開售最佳紀錄。
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近來樓市不是轉淡了,為何突然間又旺起來?新樓熾熱情況是否有水份呢?
筆者可以告訴大家,幾千人排隊買樓的墟冚場面是真實的,即日掃清所有單位也沒有造假。
很多人對新特首有一定的期望,尤其是準買家,他們大都持觀望態度,因此近月來樓市交投較為淡靜,樓價指數錄得輕微下調。不過,日前新樓盤賣得如此滿堂紅,證明了剛性需求仍然十分龐大。
香港地產商賣樓手法向來高明,當市場稍微放慢時,他們會先拿小量單位以低價促銷,看看市場反應如何,假如收票理想就馬上加推加價,曾試過加推單位價格比首批發售單位高出1至2成。這樣拉上補下,整體樓盤仍然賣得好。地產商能夠長期立於不敗之地,最關鍵的是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眷顧。
聚焦私樓 房策恐「兩頭唔到岸」
各位可能有所迷惑,從上一屆梁振英年代開始,政府已公開表明反對地產霸權和官商勾結,為何筆者說地產商得到政府眷顧?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識是以增加供應來遏制樓市,社會討論的焦點是如何闢地填海,如何騰出少使用的郊野公園作建屋用途等。可是當局有沒有想過,這些都是在幫助發展商賺錢。
無論是本地發展商還是內地開發商,大家都是以盈利為依歸,不管是高價或低價買地,只要是市場可以接受範圍,他們都會盡量以高價推盤,因此憑增加新樓供應來推跌樓價並不容易。相反,私樓市場愈蓬勃,發展商愈賺大錢。
無論現屆政府研究甚麼房策,倘若不放寬二手市場供應,目前的樓市困局都難以解除,地產商會繼續錄得巨大盈利。即使未來3、4年新樓供應達9.8萬伙,也彌補不了二手市場供應的短缺,如果過於注重私人新樓市場,最終導致疏忽公營房屋的迫切需求,到頭來將出現「兩頭唔到岸」的情況,即是:市民輪候公屋時間將逾5年,首置者上車愈來愈難,樓價仍然向上升,發展商繼續賺大錢。
撰文:
蔡志忠 亞洲地產董事總經理
欄名: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