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3, 2025 星期一 間有陽光 17° 46% 寒冷天氣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夾心階層住屋變種版?

新政府計劃以「置業」為主導的房屋政策,目前有理念未有具體措施,例如綠置居可以增加多少、港人首置上車盤能否實現等等? 昨天唐榮提及回歸後的特區政府曾經研究合理樓價水平,大約是家庭月入8萬元,可買入一個800平方呎的單位。此外,聞說亦曾研究新的夾心階層住屋計劃,主要是針對大約5萬至8萬元月入的家庭,基本上沒有任何房屋福利,但又面對置業難的問題,希望消解社會怨氣不滿。 當年建屋構想 為安居非賺錢 這個煞停夾屋後重啟的變種版構想是: 政府每年撥出一兩幅地,興建500至800平方呎單位,供夾心階層申請,當中有兩點與過去夾屋不同,其中之一是依照申請人的收入定價,而不參考任何私人市場的模式;另一是若想要出售或放棄夾屋,需要售回給政府,價錢是跟買入價再加上通脹後的價格,不能以補地價形式自行出售,政府回購後再編配給夾屋申請人,目的是強調變種版夾屋是非賺錢、純為安居的目的。 這種做法讓夾心階層能有期望,市旺時多推一點亦增加歸屬感,似乎跟近日一些資助房屋討論的要點頗為近似,像定價跟隨收入、剔除私樓樓價暴升的干擾等等,這一屆政府以置業為主,會否從塵封歷史中,把過去的構想挖出來實行? 唐榮曾整理上世紀夾心階層住屋計劃的資料,負責的機構香港房屋協會網頁,只留下短短的一段文字,敘述了夾心階層住屋計劃中,提供實物房屋的演變(另有貸款計劃): 「90年代初期,政府委託房協興建出售單位,並以優惠價格發售予中等入息家庭。買家須符合既定申請資格,購入單位後亦須受到5年的轉售限制。首個項目於1995年建成,其餘12個項目亦已先後完成,共提供一萬二千多個單位。在2000年後,由於市場情況轉變,其中3個夾心階層住屋計劃的屋苑已於2000年獲准改作私人樓宇,以市值價格出售,包括位於堅尼地城的加惠臺、馬鞍山的曉峰灣畔及將軍澳的怡心園。」整個計劃宣告終止。 唐榮另在「香港房屋網頁」中找到一些歷史資料,看到自1994年至2000年間,歷次夾屋申請資格的轉變,多項重點包括: 夾屋申請資格 歷年多次轉變 •94年家庭申請資格是月入22,001至44,000元、到99年5年間已升至30,001至60,000元、然後入息起點又再升至31,001元。至00年又增加了單身名額為22,000元。 •家庭資產方面,由當初的100萬元,至97年升至120萬元。至於00年的單身資產總值則為40萬元。 •對於不曾擁有物業的限制,則由24個月及後修改為60個月。 從這些資格逐步的轉變將會發現,當年夾屋推出以後,條件在各類因素影響下將會不斷擴充,基本上,方向是吸納更多的人,當樓價不斷上升、更多的聲音表示無法上車,有更多的人、更高收入的希望港府提供資助房屋,其中月入封頂位由4.4萬元增至6萬元,上升幅度並不小。又或者要包括單身,一人家庭也應受助等等。 反正當新的資助置業計劃推行,又是申請條件的一場一場大辯論。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