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4
經濟日報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日前就房屋政策談了幾個方向:
一、專業小組會議推動土地來源大辯論;
二、調校香港的房屋政策,更加以置業為主導;
三、研究資助房屋出售時的定價問題;
四、研究設計「港人首置上車盤」;
五、二手居屋毋須補地價出租或分租。
大方向當然是以「置業」為主導的房屋政策,理論上就是提供更多的私人樓及資助出售房屋,唐榮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1)增加私樓供應
進一步增加私人樓供應,目前長遠房屋政策訂下未來10年,每年1.8萬伙私樓地皮,透過招標、重建、港鐵及私人換地,投入市場,初步來說,今年很大機會達標,當有空間時,可考慮進一步加大私人樓土地供應,由港府主導推出招標或拍賣,若今個財政年度實施,理論上3年後,亦即林鄭任內已可變成樓花推出市場、再3年能夠落成入伙,是以「置業」為主導的其中一個王道方向。
那要增加多少?初步來看今年有機會售出2萬伙新盤,應該已較港府過去估算的數字為高,可先把建屋土地供應的目標增加至2萬伙或以上水平。
2)增加綠置居
林鄭月娥在競選政綱中亦提出,增加「綠置居」的單位供應,讓經濟條件有所改善的公屋租戶可以成為業主,並騰空其公屋單位予正輪候公屋的人士。
附表顯示房委會6月公布的最新數字,公屋建屋量在未來5年,亦即2017/18年度至2021/22年度,約有73,300伙,若拿出當中一成轉作綠置居,理論上可大部分收回公屋再作編配,對公屋輪候並大帶來巨大影響,可以為未來5年額外增加超過7,000個置業機會。
3)增加居屋
附表同樣顯示未來5年,即2017/18年度至2021/22年度,共有23,900伙落成,港府可以進行的是,如上屆政府一樣,把居屋遠期樓花挪前推出,提早滿足市民「置業」需求,像2021年度的5,900伙,可考慮以遠期樓花推出,至於2021/22年度往後,還有多少居屋部署?政策上應該是愈來愈多。
4)港人首置上車盤
林鄭指正在研究中,上文已提到私樓、綠置居和居屋都需要地皮,還有港人居住的安全網——公屋未計算,哪裏可找土地發展港人首置上車盤?唐榮認為有幾個可能性,一是市建局重建項目改撥作港人首置上車盤,由港府提供市建局補貼,維持財務穩妥;二是土地招標,尤其是較大型地皮,要求部分座數或單位撥作港人首置上車盤,這有點類似上世紀曾提議的混合式發展模式;三發展商重建、改劃地皮換地發展時,在地價或可建樓面上提供優惠方案,藉此換取項目部分單位撥作港人首置上車盤;四仿私人參建居屋模式,像今年土地供應似乎較充裕的情況下,直接把部分地皮以港人首置上車盤方式推出招標,由發展商或建築商參與發展。
「置業」為主導的房策不容易,極需要港府「主動」提供大量上車機會。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