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3
經濟日報
新論壇及新青年論壇日前發表報告,引述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樓價指數,過去20年面積少於430呎的上車盤售價升169.5%,跑贏整體樓價,但大學畢業生收入增幅遠追不上。
昨日經濟日報報道指,有關研究發現呎價佔收入比例愈來愈高,以新界一個430呎或以下單位為例,第五代大學生(1987至1991年出生)初入職場時購買單位1呎面積需用4成半月薪,但工作5年後卻要花上4成7薪金;對於第六代大學畢業生(92至96年出生)而言,更要花月薪6成6才可購買單位的1呎面積,反映大學生愈遲買樓便愈難買樓。有關研究提到,大學畢業生收入雖隨年資上升,卻被樓價狂飈所蠶食,樓價佔年輕世代收入比例愈來愈高,上車無望。
1993至2013研究發現,大學畢業生在初入職收入和上流速度上,有愈年輕愈趨下降情況。今次研究發現,第五代和第六代的初入職收入比第四代輕微改善。以第二代至第六代初畢業的大學生(即20至24歲)收入作比較,第二代大學畢業生的收入中位數有15,404元(1996年),到第三代微升至15,564元(2001年),第四代卻跌至13,386元(2006年),到第五代微升到13,937元(2011年)。
第六代又微跌至13,883元(2016年)。簡單來說,第一、二代於20至24歲時收入為各代最高,約有15,000元,其餘三代的水平則顯著落後,維持在接近14,000元。
20年間 畢業生收入倒跌
這讓唐榮想起去年提及,數十年來觀察樓價都有一個標準,太古城是樓市的寒暑指標性屋苑,研判樓價高還是低?是否高得無法負擔?看的是大學生起薪點,他們的每月月薪能否買入太古城1平方呎面積。當時唐榮提到2015年、甚至2016年已肯定買不到1呎平方之地。翻查資料,結果是真的買不到。
附表1以該機構的數字,比對太古城該年度的實用面積成交呎價,2001年可以買到3.6呎、2016年,卻買不到太古城實用面積1平方呎。附表2顯示近20年的樓價變化,附表1可以看到,20年間大學生初入職的每月收入出現倒跌情況,大約回落一成左右。再看看樓價,與20年前比較,樓價升幅高達145%,有限的薪金如何追逐樓價?
再看看2017年,中原網頁顯示,今年太古城每月樓價高位在5月出現,平均呎價達到15,340元,相較去年繼續上升,陷入愈來愈追不上的困局。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