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1
經濟日報
回歸20年,最近許多人問1997年和2017年的樓市情況是否一樣。
市況同熾熱 惟已大變遷
筆者認為只有一樣是相同,就是一手住宅銷售熱賣情況,其他並不相同,所以就算現時住宅樓價向下跌兩至三成的話,香港整體住宅樓市及銀行體系仍然隱健,樓市亦不會像1997年般出現樓價懸崖式下跌。
筆者分析了1997年和2017年的情況:
•利率--現時利率仍屬十分低,估算香港按揭利率要多加2厘以上才會對樓市有下調壓力,更不可以跟1997年時10厘以上比較。
•負擔能力--住宅負擔能力成為準買家最關注的地方。現時供款負擔比率上升至65%,雖然負擔比率是高,但跟97年的120%亦有不同。
•供應--現時供應雖多,但以一手為主,二手流轉極少。97年時是全民炒樓,一、二手流轉極多,住宅供應亦多,但當年是沒有內地買家。
•住宅成交量--近年政府有為樓市降溫而推出辣招,1、2手住宅成交量只有5萬至6萬宗左右,屬極低水平。97年時期成交量有14萬宗以上,當時炒樓氣氛極濃厚。
•經濟情況--現時香港經濟穩健,政府及金管局經歷過1997及2008金融風暴之後,已學懂如何保障及穩定香港經濟及銀行體系。但97年之前,那個是香港全民炒樓炒股的年代,虛火極大。
•買家--現時約60至70%是自用買家並以打工為主,其餘是投資者。炒家在住宅市場少之又少,他們都已轉投非住宅物業。
•銀行要求--因應香港金融管理局要求,現是銀行借貸比率有要求及有壓力測試,所以大部分買得起樓的都是有實力或能夠負擔供樓,是真金白銀。97年是部分銀行可借貸70%或以上,許多炒家或買家是沒有足夠穩定收入去供樓。
•政府政策-現時基本是政策市,有多項招數及監測樓市。97年是放任市場政策,一遇上外圍大事便會出現大幅調整。
整體而言,能影響本港住宅市場有幾大因素包括利率、房屋供應、政府政策、全球經濟環境以及內地和香港經濟穩定性。如無新政策或外圍重大事故,估計今年下半年樓市仍會上升,全年香港住宅樓價上升約8至10%。
撰文:
林浩文 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主管
欄名: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