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早前提出,為輪候公屋人士推良心劏房作過渡性房屋,原來民間早有90後夥專業人士實行社會地產計劃「好宅」,在市區尋覓良心業主以8折出租唐樓單位。
1/3租金作維修費 盼活得尊嚴
他們更把1/3租金納入維修基金,希望基層能生活得有尊嚴。
好宅計劃負責人之一,是90後任真(Jay),她本身正是劏房租客,一家3口在輪候公屋期間居於劏房長達6年。
她直言,逾一半劏房戶沒與業主簽租約,「業主逃稅、不願承擔維修,更可能隨時趕走租客。即使有簽,也是不平等租約,如列明需自行負責維修等。」
Jay去年與同事發起計劃,在太子及旺角區尋覓良心業主,以8折出租唐樓單位,並把1/3租金納入維修基金,及與租戶簽訂民間標準租賃契約,列明加租上限為10%,以及優先續租權等。
好宅計劃過去一年曾與4至5名業主接觸,惟僅兩業主願參與,涉及一個開放式單位、一個有4個劏房單位,月租2,400至6,000元,有7人受惠;目前正與一業主商討,預計未來會新增一個單位。
同樣是90後、計劃另一負責人李風清(Summer)指,目前有近百人有意租住好宅,反映市場需求大,但良心業主難求,坦言最令業主卻步的是維修費。
她指,一般唐樓樓齡至少40至50年,每間劏房的維修費達7萬至8萬元。現時與義務建築師合作,以半價維修或改裝,再與業主攤分成本。
業主:收入雖減 喜見租戶安心
良心業主Jackie表示,其單位樓齡至少50年,早前交予二房東打理,結果欠繳管理費逾1年,單位殘破不堪,最後更一走了之。參與計劃後,縱使租金收入減少,但喜見租戶住得安心,亦陸續獲編配上樓。
現職建築師的麥喬恩及霍汝聰,去年與7名志同道合人士成立起動社,與社福機構合作協助單親劏房戶改善生活環境,目標每年協助30名住戶。
霍汝聰認為,政府不能單靠小部分良心業主騰出有限單位,應由下而上,在民間多宣傳何為合法劏房,讓業主在改裝時可建造宜居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