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5
經濟日報
上星期應邀參加一間經濟商學院的開張儀式,並擔任剪綵嘉賓,筆者預備了一些演說內容,作為致辭的分享。首先致辭的是商學院的老闆,恰巧其演辭內容與筆者的分享有類同之處。
首先和大家分享主角的內容,他回顧童年時期,因為家貧,一家九口瑟縮於一間板間房(大家留意是板間房),比目前的套房還要細小;一張碌架床就是九口棲身的地方。他回顧稱當時的日子仍然非常快樂,沒有抱怨,一家人生活和諧。
自強不息 將來總會成功
怎料有一天,包租婆的兒子,因小事故和主角的兄長吵架,他的兄長更被包租婆打罵;爸爸眼見兒子被打,亦無能為力,因為怕得罪包租婆而被趕走,只歎錯在自己沒能力。之後的幾年,他的爸爸發奮圖強、努力脫貧,很快就儲備足夠金錢,可以擁有自己的安樂窩。
筆者年幼時的住屋情況亦曾在此專欄分享過,內容沒有上述主角的辛酸,但是情況相若,在此不贅。想強調的一點是,不論出身如何,只要自強不息,少抱怨社會不公,多不斷自我發奮,將來也會有成功的一天。
說回樓市,2003年一手及二手住宅的成交金額大約是1,535億元,時至2016年的一、二手住宅成交額已達致約4,150億元,足足增長了1.7倍。不過,其間樓價上升了4.15倍,按比例計算,金額的上升倍數應與樓價同步的;筆者完全明白,今天的成交量確實不比當年,但是,成交只是略為減少,不會相差這麼遠的,當中意味着甚麼呢?
答案就是購買細單位的人愈來愈多,除了樓價上升負擔能力脫節外,更重要的是分支家庭的增加,獨立居住人士的增加,離婚個案的增加,及海外留學的情況增加等。
大戶供不應求 有價有市
這十多年間的變化,以及樓價的持續攀升,令大單位價格變得十分高昂,不少打工仔均無力負擔,發展商為迎合市場口味,近年亦紛紛轉向興建細單位。筆者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在大單位缺乏供應下,會衍生出另一場供求失衡的問題,再加上內地買家對大單位的需求,相信未來的大單位一定有價有市!
撰文:
廖偉強 利嘉閣地產總裁
欄名: 大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