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3
經濟日報
香港不少商場正陸續擴大和更新他們的餐飲類租客,為了物色更多新穎的餐廳,我們到歐美做了個多月的考察,發現不少外地的餐飲業老闆皆躍躍欲試進軍香港市場,不過,當中面對不少競爭和挑戰。
菜式接受程度 港食客較高
在選擇開拓亞洲市場的落腳點時,外國餐廳通常會在香港和新加坡之間盤算。為了闡述香港的優點,我們首先向他們解釋兩地飲食文化的不同,香港食客對美食的要求高,對新菜式接受程度也較高,因此本地擁有星級米芝蓮餐廳、高級食府和國際佳餚的數目,冠絕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國家。
香港食肆較多樣化,比新加坡有較大的市場潛力。我們的研究發現香港餐飲業多年來不斷演變,中式餐飲於90年代佔據整體6成生意額,至2015年比例已降至5成以下,而且中餐以外的選擇,亦由以往只集中於連鎖式經營的快餐店和餐廳,變為現在五花八門的多國菜,擁有各適其適的餐飲體驗。
反觀新加坡市場,大牌檔式經營的Hawker Center佔了當地餐飲業3成生意額,星港兩地食客的要求有異。此外,由於新加坡天氣炎熱,當地人喜歡在Hawker Center內歎冷氣躲避暑熱,業者實質每天只能做到兩至三轉生意,反觀香港商場的食肆,每天可以做到六轉客人以上。
不過,香港也有其弱點,商舖的面積偏小,租金高但合適的舖位競爭仍然激烈皆是其難處。不少外國餐飲經營者想來香港開業時,在舖位的面積及裝修的事宜上往往會與業主僵持不下,地產代理必須能縮小業主和租客的分歧,才能順利地為他們找到合適的舖位。
增強新鮮感 頻換食肆租客
香港食客不但對美食要求高,也追求新鮮感,這些都是餐飲業經營者要注意的地方。不少發展商深知食客需要,為增強吸引力及帶來新鮮感,近期均陸續更換食肆租客,位於港島東的商場早前關閉了經營約10年的Food Court,舖位重新劃分作幾家餐廳,而新的Food Court經營權已被本地一大型飲食集團奪得,相信將引入富有特色的餐廳,務求於2017年開幕後,令食客耳目一新。
作為地產代理,過去數月的歐美之行只是第一步,我們未來尚會往世界各地考察,務求為香港引入世界一流的食肆。
在此祝願業界,包括各商場業主和餐廳租戶為這場革命做好準備,迎接新趨勢帶來的機遇。
撰文: 趙海瑜 仲量聯行商舖部(餐飲及生活品味)董事
欄名: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