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四月 16, 2024 星期二 天色大致良好 27° 80%

【施政報告2021懶人包】

 
     

【施政報告2021懶人包】城市熱話|倡建北部大都會,未來十年提供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106日發表五年任期內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分別交代過往多項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及倡議發展北部都會區、提升政府管治效能及表示着眼國家給予的發展機遇。

以下整理了2021年度施政報告於房屋土地供應、社福民生政策及經濟發展方面等重點:

一、土地供應

倡議發展及建設300平方公里北部都會區

林鄭月娥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其北部都會區包括:天水圍、元朗、粉嶺、上水及其相鄰的地區,這個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的都會區擁有七個跨境陸路口岸,可促進港深融合發,享港深優勢互補。

 此都會區內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望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營造「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的獨特景觀。

發展策略中提及的鐵路發展項目包括:

  1. 連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
  2. 將北環線向北伸延,經落馬洲的港深創科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
  3. 探討東鐵線伸延至深圳羅湖並在深方設立「一地兩檢」口岸
  4. 探討在現有羅湖站及上水站之間增設一個非過境鐵路服務的新鐵路站
  5. 將北環線由古洞站向東伸延,接駁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一帶,再南下經打鼓嶺、皇后山至粉嶺

倡議增加創科用地

報告指出將善用落馬洲管制站遷往深圳新皇崗口岸後騰出的土地,將增加合共約150公頃土地作創科用途,以構建新田科技城。

填海用地

施政報告發展局會審視涉及龍鼓灘填海和屯門西地區規劃,目標是在明年上半年爭取立法會撥款啟動這項開拓土地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並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以提供創科用地。

其他加快及增加土地的措施

將進行新一輪「綠化地帶」檢討,集中檢視坡道較高和距離已建設地區較遠的用地。其次,林鄭月娥表示將考慮修訂《新界條例》放寬出售祖堂地限制。

二、房屋供應

北部都會區內的房屋用地

北部都會區已規劃或規劃中的發展項目可提供約35萬個住宅單位,同時可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估計可提供的住宅單位為約16萬至18.6萬個。

公營房屋供應

  1. 在未來十年,政府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將可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2. 邀請房委會研究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並在發展局的配合下爭取把周邊土地納入重建地盤。
  3. 重建大坑西邨,重建後的項目可提供超過3300個單位,當中包括1300個供重置現有租戶的單位,及2000個由市建局發展的「港人首次置業」單位。
  4. 運房局已覓得足夠土地提供原先承諾目標的15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並建議再額外提供5000個單位,令整體供應在未來幾年可增至20000個。

私營房屋供應

爭取未來十年準備好約170公頃土地,透過賣地或鐵路物業招標為市場提供可興建約10萬個單位的用地。

三、民生措施

倡議為合資格人仕提供援助

林鄭月娥在報告中提出,在明年下半年合併普通及高額長生津,劃一採用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而合資格申請人將領取高額津貼。在職家庭津貼為較低收入的在職住戶,特別是育有兒童的住戶,提供財政支援。

 另外,在下一個立法年度修例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及落實為低收入僱員代供強積金。

四、醫療政策

為專業人員提供可持續專業進修及引入法家註冊制度

施政報告指出將立法向輔助醫療專業人員、護士、牙科醫生推展強制性持續專業進修或持續專業發展。以及,為未有法定註冊制度的專職醫療人員,如臨床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等,引入法定註冊制度。

五、教育及人才


檢討各項資助及援助計劃 

  1. 檢討毅進文憑課程資助計劃
  2. 把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延長兩年,以支持高等教育界的研究工作
  3. 將「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倍增至4000
  4. 在香港人才清單新增專業並擴闊原有專業的領域,以吸納高質素人才
  5. 加強國民教育及價值觀教育,並由教育局負起監察功能
  6. 邀請青年發展委員會研究推出新資助計劃,以培育青年的正向思維

六、重組政府架構



建議重組政府決策局

  1. 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統整分散於民政事務局的文化事務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創意產業和旅遊。
  2. 分拆運輸及房屋局,讓新設的運輸局專注處理運輸基建、公共交通服務和交通管理事宜。
  3. 擴大創新及科技局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
  4. 重組民政事務局為青年及地區事務局,加強以地區為本的方法解決市民日常關心的地區問題。
  5. 設立專員職位,專責提供政策指引和全面統籌
  6. 升政府訊息發放和對外解說能力

七、城市規劃


  1. 環境局將成立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協調《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所訂工作。
  2. 為有效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進行籌備工作
  3. 檢討破舊樓宇申請強拍的門檻,以加快舊樓重建。
  4. 於明年展開擴建香港仔避風塘的勘查及設計研究,以增加船隻停泊區。
  5. 於維港海濱引入完全無欄杆的梯級式沿岸設計,讓遊人可臨海而坐。

八、經濟發展


  1. 改善上市機制、擴展離岸人民幣業務,以及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業
  2. 建設「智慧港口」、發展高增值物流及海運業務,以及加強與大灣區內外的連繫
  3. 通過「商業數據通」,利便中小企向銀行融資
  4. 吸引知名爭議解決機構在香港法律樞紐落戶
  5. 提供更多土地和基建設施、推動研發、投資科技、進行再工業化及支援大學科研,建立完整的創科生態圈
  6. 推展「機場城市」發展及在航空業上加強與珠海合作
  7. 未來幾年平均每年投資1,000億元於基礎設施建設
  8. 推動創科,建議研究為科學園擴容,並為此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以及改善白石角和科學園一帶的公共交通接駁

九、體育發展

  1. 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共同斥資設立3億元的特別資助計劃,透過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研究提升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的競爭力。
  2. 增撥資源擴展「退役運動員轉型計劃」,目標是在五年內將參與計劃的退役運動員人數增加一倍。
  3. 與廣東及澳門共同承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
  4. ※上文只能概括標示2021年度的施政報告內容,詳情應以政府公佈為準。

    撰文 : 珍妮花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
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