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1
胡國威
中央決心要處理本港房屋問題,據外媒報道,中央曾會見本港發展商,揚言「遊戲規則已轉變」,更不容許樓市出現「壟斷行為」,因此,特首林鄭月娥將於下星期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所提的房屋政策自然成為焦點。
只是這個一直揚言自己以「破格思維」來處理房屋問題的特首,在帶領香港的五年任期內,為香港推動房屋的力度是否真的「急市民所急」?
特首多次表示,政府已重建了「置業階梯」,因為她在居屋之上、私樓以下,加建了「港人首置上車盤」。根據資料,只要未曾在香港有過私人物業,一人家庭月入30,001-42,900元,資產不多於1,105,000元均可申請;二人家庭則月入66,001-85,800元,資產上限2,210,000元。
先不談,究竟有關準則是否覆蓋未能購入私樓的一群,但看結果,在五年內能成功推得出市場的成品就只得一個,就是土瓜灣的「煥然懿居」,全盤單位僅得450個。推出首日,「煥然懿居」的申請量數高達20,800人,他們都是引頸以待政府援助的一批,但五年過去,能夠上到這艘救生艇的幸運兒,卻只有區區這450名首置港人。
餘下不被「幸運之神」眷顧的20,350人,也許末有足夠首期上不私樓,則只能侷租樓或另覓其他自住途徑。假設他們租住一層最基本的45平方米的單位,若按月租16,470元,一年租金開支就是197,640元,五年已為接近一百萬元。
當然,有人會說,政府沒有必要為這些人「埋單」,也不應埋怨政府。他們也沒有錯,但事實上,所謂「完善了置業階梯」,增設了「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同時,卻因「港人首置上車盤」導致私樓潛在供應量會減少,因為作為政府推地指標的「長策會」需求預算中已說明了,「港人首置上車盤」是計算在「私樓供應」一部份,而不是跌入「公營房屋」的界別。這也意味著,不受惠「港人首置上車盤」的一群,當他們要轉移在私樓市場,選擇是自然有所減少。
至於特首推動的「土地共享計劃」,當初說先導計劃為期三年,最多只接受150公頃用地申請,但由接受申請一刻至今接近年半,有多少申請呢? 答案是三宗。三幅地佔地28公頃,達標率不足20%,當中會釋出多少公營房屋單位呢? 只有12,249個。何時推出呢? 未知。因為仍在審議中,所以根本不知是否成功;但就算成功,最快也在2025年起才可平整到地盤。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