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去年一手新盤成交量創出15年新高,錄得超過二萬宗買賣,但發展商出貨步伐未轉慢,尤其去年年尾,當逆權運動有稍稍緩和跡象,發展商都把握時機賣樓,新地在天水圍的「WETLAND SEASONS PARK」就在這個背景下開價,首批142個單位,扣除最高18%折扣額後,即供均價11,388元,四字頭可以買到兩房單位,等於同區「嘉湖山莊」的現貨價。
以「嘉湖山莊」平均成交金額來計算,現時兩房平均價484萬,而三房則594萬。這個銀碼跟「WETLAND SEASONS PARK」的售價相當貼近,因為首張價單中,兩房單位折實480-577萬元,而三房則569-741萬元。這點也意味,即使區內業主平手賣樓,只要成功套現都能升格至該樓盤,可見發展商是有計劃地瞄準區內換樓用家。
從發展商角度,首張價單貼市價賣樓有幾個好處,最重要是要先收回一定成本。「WETLAND SEASONS PARK」本身是政府早年推出的限量地,115區的地皮成本價僅19.58億元。以首張價單計,若新地能悉數沽出首批貨源已可套現近9.5億元,也相當於地皮成本價的一半,之後可因應市況「歎慢板」逐步推售,或加價推售。
第二個好處就是製造話題,藉以先谷出全區一二手準買家,之後再慢慢「對付」他們。少量142個貼市價單位,可引誘出買家蜂擁入票,樓盤很容易在開售前出現超額多倍的狀況,變相製造出火熱的搶購氣氛。
當準買家進入售樓處,很自然會受到這種氛圍影響,前籌買家有樓揀固然會笑逐顏開;後籌買家原以為可以揀樓,但最終未能揀得到樓,自然是有種患德患失的心態。這個時候,當發展商再加推第二三批單位時,就算出現輕微加幅,他們也會孤注一擲重新入票。當新盤潛在供應量高近27,000個,相信「先低後高」的開價策略會繼續主導2020年的新盤市場。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