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四月 27, 2024 星期六 微雨 28° 87%

落成量大落後

 
     
2019/10/01 胡國威
逆權運動下,港人看淡樓市前景,少部份業主開始面對現實減價賣樓,所以預計樓市調整勢頭會持續。但長遠樓市又何去何從? 似乎也需還原看基本因素,包括衡量息口走勢、就業市場在內的經濟因素,以至未來供應是否短缺。 從供應角度來看,若我們翻查差估署資料,今年首八個月的一手私樓落成量,暫時只得6,260個單位,比起政府預測全年20,415伙落成,達標率只得31%。要在餘下四個月追回落成量失地,相信機會也是微乎其微。套用這個數字,這豈不是代表本港供應短缺,間接有利托穩本港樓價? 但實際上,私樓落成量高低,跟我們了解未來供應的關係不算太大。一方面,政府慣於高估每年私樓落成量,故跟最終落成量去比,總有一定偏差。以過去五年為例,政府預計有100,074個單位落成,但實際落成量僅得80,369個,較預算少足兩成。其中在2014年至16年之間,每年政府也多估實質落成單位,幅度介乎14-20%之間。 落成量不代表未來可發售的供應,背後也跟不少單位在入伙前已成功售出有關,尤其政府在2013年放寬樓花預售期限至30個月,變相在入伙時,基本上已售出了大部份單位。我們翻查2013至2018年數字,入伙前售出比率達到72%-93%之間,所以用落成量並不能用來預視未來的住宅供應。 要了解未來供應,更直接是看運房局每季公布的供應數字。截至2019年第二季為止,未來三至四年,一手供應共有93000個單位,也等於平均按年有23250個,短期內本港一手供應仍算充足。但市場放眼的是三至四年後的情況,只因政府接納了長策會建議,未來推地量會減少至每年13500個。若按平均按年大約15,000個單位的一手吸納量來說,長遠都是供不應求的。
(文章內容純屬作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頁立場)
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