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4, 2024 星期五 微雨 29° 82%

測量師:「組裝」只大地盤適用 暫難建30層

【明報專訊】本港建造業界面臨工人老化、成本上升等問題,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動建造業採「組裝合成」技術,即在預製廠房完成單位的建造工序,包括室內裝修、屋宇設備等,再將已完成單位運往工地,以先裝後嵌,「砌積木」方式安裝。目前本港有多個項目採用「組裝合成」技術,包括香港大學黃竹坑學生宿舍、科技園「創新斗室」、將軍澳百勝角消防處紀律部隊宿舍、古洞北福利服務綜合大樓等。 隨着「組裝合成」技術在港興起,房委會上月亦公布,將在東涌第99區以「組裝合成」技術興建一幢12層高公屋,涉240個單位,料明年中動工。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早前亦在網誌稱,計劃在大角嘴一個重建項目內,採「組裝合成」興建私樓項目。 測量師學會房屋政策小組主席林家輝表示,相較在地盤現場施工,「組裝合成」技術可縮短施工時間及減少工人數目,可節省成本,且在廠房內預製單位組件,手工質素會較地盤現場高,但因需吊運單位組件到現場,故要較大的地盤才可應用。由於本港會受颱風吹襲,目前以「組裝合成」技術興建的樓宇只有10多層高,以確保結構穩固,暫未能興建三四十層高的大廈,但相信長遠技術可解決。 建築師學會前會長吳永順亦稱,「組裝合成」技術已在英國、澳洲、新加坡等發展多年,並可建成酒店、住宅等項目,認為是建造業界的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