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8
太陽報
黃先生︰施政報告提及政府會大量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只要供應增加,樓價就可以回落?
答︰在剛過去的星期三,特首宣讀了他在任的第二份施政報告,自然成為今個星期香港經濟、金融界討論的熱話。
政府在房屋方面,除了強調如何透過推出辣招去壓抑需求外,另一點是放在如何增加房屋供應。今年的施政報告,除了宣讀不少可建屋地點外,最主要是拋出未來十年建屋量的目標。政府會持續增加房屋供應,未來十年供應總量以47萬個單位為新目標,公營房屋佔六成。政府目標是平均每年提供約20,000個公屋單位和約8,000個居屋單位。
和去年的施政報告相比,政府的建屋目標大幅上升。因為在上年的施政報告,政府的建屋目標為二○一二至一三年度起,五年內落成約75,000個新公屋單位,及在一六至一七年度起的四年內落成約17,000個新居屋單位。兩者加起來,每年平均也不到20,000個。政府變相將公營房屋建造量的目標增加了40%。
落成倍增未必成事
政府有心增加供應,對穩定香港樓價,當然是好事。不過,香港政府有能力完成這個目標嗎?首先,先看過去公屋的興建數字。過去十年,每年公屋的興建量由最高的每年差不多25,000個到最低的約7,000個,而平均為15,000個。雖然過去十年平均只得15,000個,可能是由於政府故意降低建屋量去令樓市復甦,所以過去十年平均15,000個建屋量未必代表政府建屋的能力,但要跳升到每年平均28,000個,增長幅度差不多一倍,要達到這個目標的難度,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數。
無法控制私人市場
至於私人市場,由於政府沒有控制權,要加大建屋量就更難控制。就以房委會的統計數字為例,一二年私人永久性住宅單位的建屋量為約10,000個,比現時政府目標19,000個少差不多50%。而過去五年,只有一○年私人建屋量超過1萬,其餘的年份建屋量都是1萬或以下。
所以,施政報告宣讀之後,大家對樓市的睇法沒有太大改變,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有感「目標」還是「目標」,要實行起來,其實不容易。因此,大家都不太相信未來香港可以有如此數量的供應!供應預期沒有明顯改變之下,自然對樓市的預期也沒有太大的改變。
讀者如有任何理財置業的疑問希望梁偉民先生解答,歡迎電郵至:
property@on.cc
安柏環球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研究部總監 梁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