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2
經濟日報
撰文:陳錦平 世邦魏理仕香港、澳門及台灣研究部主管
欄名:專家論市
港珠澳大橋定於2016年竣工。有關工程乃連繫香港與珠三角洲西部的一項策略性基建,它可以讓珠三角洲的主要城市,連成一組三角路線,繼而令區內各主要商業區及旅遊區更四通八達。
香港近年的旅遊業發展迅速,尤其是來自中國內地的旅客,因而令市場資源承受能力增添壓力。
然而,香港這類小型開放式經濟體系只能依重於服務業發展,沒有太多其他選擇。
除了金融和貿易行業,零售及旅遊業都在香港經濟發展中擔當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應為香港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找尋出路,以配合旅遊業發展之餘,亦不會損害社會和諧。
能創造出橋頭經濟
現時社會所面對的多種挑戰,大多因為香港缺乏足夠硬件以支持社會經濟活動。
如果大嶼山得以正確地規劃及發展,就能創造出橋頭經濟之餘,亦可為香港提供一個強大的平台,以解決社會當下的一些有關土地供求的挑戰,同時亦能受惠於珠三角近6,500萬人口的龐大市場。屆時,香港將會在大珠江三角洲大都會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其實,當港珠澳大橋完成後,市民只需要30至40分鐘便可從香港抵達珠海、及澳門,將來連接大嶼山和深圳的其他基建,亦可把香港和深圳前海的距離縮短至半小時。
香港位處於這兩大重要交點之間,藉着跨境鐵路及道路基建的規劃以連結中國內地及澳門,便能促進三地之間的經濟、知識、金錢、人才及貿易活動。而興建赤鱲角機場第三條跑道及於大嶼山東部填海造地,均有助香港鞏固其作為區內商業和旅遊區域的樞紐地位。
故此,大嶼山的發展應小心規劃及推行。一個全面的規劃大綱,將可確保這塊土地能得以善用。大嶼山發展亦能成為香港一項長期持續發展項目。在規劃之中,旅遊業必須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卻並非唯一,政府需要在遊客及島上居民的需要上找一個絕佳平衡。
設特色景點住宅群
大嶼山的土地應用應包含特色旅遊景點、酒店、度假村、商場、會展設施、再配合適量寫字樓的供應,而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具備足夠本地社區設施的住宅群。這種發展模式將鼓勵旅客於島上逗留及消費,從而能為香港市區減輕一定的壓力,並為區內提供就業機會,提升新市鎮(如東涌)作為住宅區的吸引力。
一個能在土地用途、就業機會、居住環境及基建配套各方面都取得平衡的規劃大綱,皆為橋頭經濟的要素。
政府也應該就大嶼山如何融入香港的長遠發展進行深入探討,特別是它如何與中環、九龍東及九龍西的未來發展配合,以達至一個有持續性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