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7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今屆《施政報告》提出的房屋政策,繼續以增加供應為核心,加入增加各區地積比率的短期措施。發展商普遍認為,政府增加供應的態度正確,相信措施可有效穩定樓價,對樓市發展有正面作用。
嘉里發展執行董事朱葉培表示,報告提出未來建屋四十七萬伙的長遠計畫,其中約四成為私樓,認為供應比例合適,方向亦大致正確,可有助紓緩供應,認為政府有決心解決問題,包括增加各區地積比率及發展北大嶼山及新界等地,同時將中區部分停車場地轉作商業樓面,對各類供應照顧周到。
他續指,自政府去年再推出辣招後,樓市亦健康調整,一手未有滯銷情況,故相信落實部分短期措施,亦不會對整體樓價有大影響,加上若政府有長遠供應計畫,估計未來一年樓價亦會穩定發展。對於補地價引入仲裁制度,朱氏表示歡迎,認為可有效加快補價過程,加上制度需雙方同意才可進行,會較為公道,相信有關裁決最後亦會獲得兩方面支持。
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指,今屆《施政報告》繼續致力增加住宅供應,包括推出增加地積比等各類短期措施,取向及態度正確,對整體市場發展屬好事。對於公營房屋比例較之前有所增加,他則指目前報告提出的數字僅屬初步計畫,日後尚有很多細節會釐清,而不論公私營單位供應比例如何,只要政府大方向銳意增加供應,亦有助樓市健康發展,樓價亦會穩定下來。
麗新發展副總裁潘銳民則表示,政府提出未來建屋四十七萬伙,反映其解決住屋需求決心,而計畫未來提升各區地積比,理論上亦為短期內增供應的可行方法,惟認為對於區內已持有地皮發展的地產商,或會有欠公道,故希望政府日後改劃地區發展參數時,亦會循多角度研究及考慮,盡量平衡各方面利益。
惟亦有業界持反面意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發展商高層直言,政府現時為求增加房屋供應,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例如在各地見縫插針式覓地興建房屋,但此舉欠缺長遠目光,料將令整體發展失衡。
該名高層又舉例指,政府在啟德區土地招標時,曾提出「港人港地」口號,但該地由內房企業投得後,該口號便無疾而終,其後政府更加密毗鄰數幅住宅地地積比率,影響兩幅「港人港地」原有的景觀,令業界根本無所適從,對已投得土地的發展商亦十分不公平,直斥政府做法「亂晒龍」。
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