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4, 2024 星期二 微雨 23° 93%

房地產的龜兔賽跑

2014-01-17    經濟日報
撰文:汪敦敬 祥益地產總裁 欄名:專家論市 很多人都認為增加土地供應可以解決到房屋問題,我是同意的,起碼在政策及政治上來說這是對的。但我特別強調這看法在未置業的白表人士來說,這是危險的。 梁振英先生遠在曾蔭權時代的多年前,已強調增加土地供應及資助未上車人士置業的重要性,但看看數據,在08年天水圍嘉湖山莊的實用面積平均成交呎價是2,548元,當時建築成本是1,000元一呎內,09年的建築成本是1,200至1,500元一呎。到2010年,實用面積平均成交呎價是3,318元,去年12月是5,675元,但建築成本於2012及2013年分別是逾3,000及4,000元一呎,在一些人等待樓市下跌的時候,建築成本不斷上漲,建築組件更升一倍,人工大步向前邁進。 待供應增而不買樓 不划算 我們從數字上可知道:等待新供應令樓價跌是極不划算的,如果你在2008年等待政府增加土地供應而不買樓,「等待」是很錯誤的事,我們會發覺建築成本上升的速度,是快過土地增加供應的速度。 我之前曾提倡將資助房屋(包括公屋和居屋)建築間隔一致化,方便政府在有關資助房屋推出前,根據市場需求,決定將單位作居屋出售或作公屋出租。到了今日,我相信現在要解決樓市問題,要更有計劃地推行「租者置其屋」,即是說當政府將新的公屋租給市民的時候,同時規劃將來出售的計劃,令到公屋這個大型支出和負擔,不會累積。更加重要的是,只有此方法可提供資產給大多數的白表人士。 現在白表人士可謂前無去路後有追兵,政府如果推出任何資助置業計劃,一定會有人罵政府增加供應而推高樓市,而事實上大多數草根,被傳媒報道的一些言論所嚇怕,認為樓市會向下跌,於是乎繼續等待,市場積聚太多購買力,如果樓市不幸如本人所料,先跌後升的話,草根及年輕人便更加無置業出路,成為更大的困局。在政治上,財富不可以得到轉移,社會矛盾會愈來愈深。所以政府可能要面對現實,去增加公屋。我認為只有將來租出公屋的時候,能配合租者置其屋計劃,才可以解決公屋負擔日多和愈來愈多人上不到車的問題。 我認為在上述困局未出現之前,在樓價建築成本未進一步高於二手市場價格之前,有能力上車的人,應該量力而為上車,這個是我十分有誠意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