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九月 20, 2024 星期五 間有陽光 幾陣驟雨 30° 79%

居屋目標增2倍 10年建8萬伙 業界憂欠地達標 促政府交代藍圖

2014-01-16    經濟日報
市民「上車」置業需求迫切,施政報告加大興建居屋力度,定出未來10年內建8萬個居屋單位的目標,較去年的2.7萬個居屋單位目標,多出近兩倍。 有學者坦言,難以預測計劃對樓市影響,惟不少熟悉房屋政策人士擔心,土地不足難以達標,促政府交代清楚建屋藍圖。 施政報告指出,政府已物色足夠土地,興建於去年承諾的17.9萬個公屋單位及1.7萬個居屋單位,今年採納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的建議,10年內興建47萬房屋,當中6成為公營房屋,涉28萬個單位。 因此,他宣布訂出新公營房屋供應目標,未來10年平均每年提供約2萬個公屋單位、及約8,000個居屋單位,未來10年合共提供20萬個公屋、以及8萬個居屋單位,令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較政府去年承諾增加36%(見表)。 消息人士形容,於本年度起10年內興建8萬居屋單位,是一項「挑戰」,因除了覓地困難外,還可能受地區阻力、或建造業人手緊張影響,相信建屋量需要於最後數年「追數」,每年興建1.2至逾2萬個居屋單位,才能夠達標。 學者倡提供兩級申請門檻 消息人士指出,社會對公屋需求大之外,亦有多建居屋要求,政府認同居屋可成為私樓及公屋間的置業階梯,在不影響公屋供應下,將居屋建屋量每年增至8,000個,但強調8,000個單位不會立即出現。 長策會委員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表示,政府於去年承諾未來10年公營房屋建屋量、與長策會建議的相差近8萬個,新的施政報告提出的建屋量,可視為未來會大力發展居屋的信息,長遠視乎政府覓地進展。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兼公屋聯會副主席文裕輝指出,土地供應是長久以來困擾本港房屋問題癥結,雖然10年建屋目標中,前5年已覓得土地,但後5年仍尋尋覓覓,暫未可預見政府有土地應付新的建屋目標,但相信大量興建房屋可有效抑制樓市的升勢。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莊太量指出,除供應量外,仍有利息及建屋成本等因素影響樓市,現時難以預測多建居屋對樓市影響;他建議政府將居屋分為兩類,提供兩級申請門檻,將二人家庭入息上限由現時4萬元,改分4萬及6萬元,除協助公屋戶置業外,亦可協助無力購買私樓亦不合買居屋資格的夾心階層。 長策會委員兼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批評,當局未交代覓地分配詳情,令8萬居屋目標有危機,促請政府進一步交代及解釋。 首批將於2016年入伙的新居屋、共5個項目涉逾2,000伙,已全部動工,預計將於今年底預售樓花(見表)。 撰文:張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