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7
經濟日報
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昨日提到東北新發展區的情況,唐榮把相關數據化成市場熟悉的平方呎計算,其中古洞北總面積450公頃,亦即4,844萬平方呎,當然不是盡數拿來建屋,其中可發展面積208公頃,代表有2,239萬平方呎。
粉嶺北面積有164公頃(1,765萬平方呎),可發展面積125公頃(1,346萬平方呎),這是怎樣的概念?
古洞北相當 7705幅捷船街地
香港政府為滿足每年18,800伙的私人住宅供應目標,四出覓地,集中單一社區多幅地皮供應,如將軍澳南、白石角、啟德,又或在市區挖出蚊型地,希望「湊夠數」,避免招致調控樓市不力、供應不達標的非議。若按地皮面積計,面積達1公頃或以上(約10.8萬平方呎)的視為大型用地、面積少於5.4萬平方呎的是小型用地,不過,還有蚊型地。
政府見縫插針式覓地,從最近兩幅售出市區地皮可以看到這種情況,合和投得的灣仔捷船街地,地皮面積只有2,906平方呎,如果與古洞北可發展面積作比較,要找7,705幅捷船街地皮。又或者另一幅由永泰投得的筲箕灣愛勤道地皮,面積亦只有5,128平方呎,與粉嶺北可發展面積比較,就要找2,625幅愛勤道地。
啟德屬限量地 約提供630伙
又或者唐榮太極端,以市區蚊型地比較,那啟德地又如何?其實啟德亦有點像市區中的新發展區,也是把原有設施(舊機場)搬遷,才能騰出較大、數量較多的地皮以供發展。
會德豐早前投得啟德1H區3號地,地皮面積有82,603平方呎,其實連大型地皮也不算,只屬拍賣場上的中型地皮,若與古洞北比較,要271幅啟德地皮,才能抵銷2,239萬平方呎可發展樓面,試問政府社團用地、丟空土地等等,去哪裏找到271幅啟德地?
上文提到的捷船街地,據悉合和將合併比鄰地盤發展,未知發展詳情,至於永泰筲箕灣地,將興建約100伙小型住宅單位,以每單位可居住2.8人計算,才280人。至於較大規模的啟德地,因屬限量地,可建樓面面積是41.3萬平方呎,過去限量地的發展,一般都採用最低限度數目,以啟德地限量630伙,同樣是2.8人計算,大概可滿足1,764人居住需要。
高度發展社區 可建單位太少
這樣子出盡九牛二虎吃奶之力,結果蚊型地,或同樣是新發展區地,與新市鎮的可能供地規模,根本無法比較,能夠安置、滿足自住投資需要的住宅單位數目,更是差得遠,像東北發展中古洞北新增人口101,600,新建住宅35,400伙、包括資助房屋20,400伙、私人住宅15,000伙。至於粉嶺北面積新增人口73,300,新建住宅25,300伙、包括資助房屋16,200伙、私人住宅9,100伙。
上文舉了一些例子,可以看到在已高度發展的社區中尋找可供發展地皮的困難及低效率,能找到的地皮面積太小、可興建的單位亦太少,與新市鎮、新發展區級規模的開拓土地計劃是兩回事,為何香港要不斷發展新市鎮?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