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6
經濟日報
新界東北、西北、北部及東涌,將是4個重點新發展區,預計合共提供約33萬伙中、長期住宅供應,人口近100萬,其中發展新界北部初步可行性研究將於本季展開。
新界北規模最大 涉邊境用地
4個新發展區之中,以新界北部的發展研究規模最大,涉及土地達5,300公頃,涵蓋新田、牛潭尾至打鼓嶺一帶,地皮包括粉嶺高爾夫球場、行政長官粉嶺別墅及邊境禁區所釋出用地。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發展新界北部地區初步可行性研究》,即將於季內展開第1階段諮詢,為期約15個月,研究將有主要交通通道接駁的荒廢土地,改劃作住宅及商業等發展,預計最快要2024年以後,才陸續有單位落成。
而位處北區的上水第30區及缸瓦甫等,道路基建發展較成熟的地皮,可以較快展開發展。政府預期,地皮最早可於2020年改劃作房屋發展。
至於其他發展較快的新發展區,則屬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包括古洞北及粉嶺北。該區佔地合共達614公頃,合共可興建約6萬伙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約60:40,估計可容納約17萬人。
洪水橋東涌 最快2024年入伙
發展區首階段基建工程,將於下一季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包括古洞北石仔嶺及粉嶺北馬屎埔,將興建公營房屋、醫院及學校,其中包括兩幅撥作安置受影響居民的公屋用地,屬首批入伙的人口,入伙期預計為2023年,涉及的人口達4.6萬。
至於人口相若的洪水橋新發展區,最後階段公眾諮詢計劃於今年內展開。該區佔地達826公頃,可建約6萬伙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約51:49,人口接近22萬。另外,政府計劃擴展東涌東面及西面,佔地逾250公頃,其中約134公頃屬填海土地,預計可興建約4.8萬或5.3萬伙,以容納13.8萬或15.4萬人,落成的住宅可望於2024年入伙。
撰文:古廣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