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6
經濟日報
為捕捉「橋頭經濟」機遇,施政報告宣布研究在大嶼山與港島之間填海發展人工島,打造「東大嶼都會」,作為中區、九龍東以外第3個核心商業區,預計整個計劃需時逾10年。
隨着港珠澳大橋於2016年落成,為把握「橋頭經濟」,特首梁振英昨提出,除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機場北商業區興建大型商場、酒店等設施外,研究開發大嶼山東部水域及鄰近地區,擬興建人工島,打造「東大嶼都會」核心商業區。
青洲落腳點 連接港島大嶼山
他指,考慮未來港珠澳大橋、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陸續落成,大嶼山成為往來珠海、澳門必經之路,政府有必要重新檢視大嶼山的規劃角色,並設立「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由發展局聯同其他政策局統籌。
據政府消息指,在大嶼山東面的中部水域即坪洲對出、近交椅洲一帶興建人工島,除能提供大量土地穩定供應外,選址上鄰近港島及大嶼山兩個經濟命脈,有條件發展成為中區、九龍東以外新核心商業區,而非僅是區域經濟樞紐。
因此,交通接駁成為策略研究的重點,消息指,初步預計人工島未來會以隧道或大橋接駁大嶼山及港島西,其中西環對出的青洲會是交通配套「落腳點」選址之一。
人工島規模超機場 年中研究
據知,人工島規模有機會較赤鱲角機場(面積約1,248公頃)更大,發展形式除興建獨立大島外,亦可能附屬多個面積較細島嶼,研究將於今年中啟動,但因計劃規模宏大,預計未來10年內都難以完成。
除透過興建人工島推動大嶼山發展外,政府亦會同步就欣澳填海計劃進行研究;消息透露,初步評估欣澳填海對生態及白海豚影響較細,故率先啟動,填海後用地會作康樂及旅遊發展,而用地鄰近迪士尼公園相信會有協同效應。
研欣澳填海 作康樂旅遊發展
資深規劃師兼長策會委員林筱魯認為,人工島發展屬上千億元計劃,大嶼山現時7成地方為郊野公園,要發展需要填海,交椅洲一帶不屬於生態敏感地區,位置理想,而且興建大規模人工島,可一次過滿足社會需求,較幾個規模細近岸填海為佳。
至於政府早前提出的小蠔灣、馬料水及龍鼓灘等4近岸填海選址;消息指,會在明年底前分階段落實展開研究。
撰文: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