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24, 2024 星期日 微雨 21° 73%

超級豪宅成交 不乏首置購入

2019-05-31    經濟日報
由於辣招成本高昂,令首置身份顯得矜貴,不少超級豪宅成交,都以首置身份名義購入,節省不少稅項,例如早前貴絕亞洲分層單位的深水灣徑8號單位,買家便屬首置客。 政府為減低投資者入市意慾,早年增設的辣招稅最多可達樓價3成(買家印花稅及從價印花稅總和),的確增加了投資入市成本,特別是過億元的豪宅買賣。以1億成交價計算,假設買家要付30%辣招稅,稅款便要3,000萬元,已可額外買一個豪宅單位。 本報選取今年較為矚目的10宗豪宅成交作為參考,發現要付辣招稅的個案並不多,10宗只有3宗要付15%從價印花稅,餘下7宗都是以首置名義購入,只須繳印花稅4.25%。 亞洲分層樓王 僅涉4.25%稅 例如南區新盤深水灣徑8號,早前有花園特色戶以逾6.05億元易手,成交價創亞洲分層新高,由一名莊姓買家以個人名義購入,僅繳付4.25%印花稅。南區另一新盤淺水灣道90號單號屋,以逾5億元成交,買家同樣首置入市。 一般社會理解的首置客,通常是買數百萬元物業作為上車之用的買家,但現時不少過億元、甚至天價成交的買家,仍然是「首置客」,實為現時辣招稅底下的怪現象。假設深水灣徑8號樓王買家,借5成按揭入市,借款約3億元,以還款計25年,按息2.375厘計,每月供款便超過130萬元,實非普通上車客能夠負擔。 當然,市場上仍然有少數投資者不惜繳重稅入市,例如九龍龍駒道緹山,早前1座5樓單位以2.35億元沽,買家便要繳15%稅。由於首置與非首置的稅款差距甚大,相信日後投資者都會繼續自製首置身份,以節省重稅。 撰文 : 梁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