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二月 27, 2024 星期五 大致多雲 18° 67%

港辣招宜減辣 幫補庫房收入

2014-01-15    經濟日報
撰文:陳永傑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欄名:大行觀點 美國本月起減少買債,展開「收水」行動。筆者認為港府也應該將樓市的辣招減辣,以增加庫房收入,儲備更多彈藥,應付將來香港人口老化和長遠財政負擔。 月前有學者批評港府的3D辣招,即雙倍印花稅(Double Stamp Duty,簡稱DSD)、買家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簡稱BSD),以及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簡稱SSD),嶺南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何濼生警告,辣招造成樓市交投大減,影響政府稅收,假如政策不撤回或不修改,預料港府下個財政年度或出現財赤。 人口老化 港負擔勢增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曾指出,賣地佔庫房收入比重不高,以2012至2013年度預算為例,地價收入約佔總收入的15%。除非出現極端情況,否則不太擔心賣地收入減少,導致港府財政出現龐大赤字,影響在教育、醫療及福利等各方面的承擔能力。 政府收入組合中,利得稅及薪俸稅約佔40%,地價收入約佔15%,印花稅佔10%,政府投資收入約佔10%,餘下25%來自其他收入,例如差餉、博彩稅和各種政府收費等。曾俊華指出,本港預算收入分布健康,沒有過分依賴單一來源。 但日前曾司長卻在網誌中表示,成立了「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原因為人口老化是不少發達經濟體近年面對的問題,在香港戰後「嬰兒潮」一代亦逐漸步入退休年齡。隨着勞動人口比例下跌,本港經濟增長動力必然會放緩,港府一方面面對收入逐漸減少,一方面要應付愈來愈大的公共開支,此消彼長,香港的公共財政壓力勢將日漸沉重。 經濟放緩 收入將減少 雖然他仍未有機會閱讀報告和當中的詳細數據,但它會觸及的大方向,相信與他的預期不會偏離太遠:第一,社會的經濟動力會逐步放緩,本地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未來很難維持過去10年平均的4.5%增長;第二,經濟放緩加上勞動人口比例下降,政府的收入將會逐步減少;第三,老年人口增加,政府在醫療、安老、社會福利等方面的開支會持續上升,而這些開支都是經常開支,不少屬基本福利,要控制或設限並不容易;第四,終有一天,本港需要動用財政儲備去支持公共開支,而儲備亦總有用完的一天,港府到時必須增加收入,例如增加稅收或發債。 他相信問題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但總有一天來臨,防患未然,必須要早作部署,其中重要一步,是讓公眾都能夠理解問題的嚴重。傳聞他更擬建議每年節省開支30億元,成立基金,把每年部分盈餘撥入基金,應付20年後人口老化的財政壓力。 樓市不振 損政府收益 既然港府知道香港將來需開源,而美國又開始「收水」,下一步就是加息,即是對香港樓市起到控制作用,不易再次瘋癲,甚至可能回落。港府應該採取減辣行動才對,不宜再一成不變的強硬箝制樓市,樓市不振,損害到庫房收益。如果引發增收其他稅項,就更不值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