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7, 2024 星期五 微雨 26° 91%

本研社:時聞類似做法

2019-05-02    明報
【明報專訊】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表示,發展商在新界囤積大量土地,時有聽聞發展商以金錢或土地換取村民支持發展項目,而原本無地的村民變成有地,製造套丁條件。不過他強調,新地向山貝村民送贈的土地至今仍未易手,暫無證據證明涉及套丁活動。 環團:生態敏感地 獲撐較易闖關 傳真社引述一名曾為發展商在新界收地的消息人士表示,與鄉村訂立協議以換取支持在鄰近土地發展是慣常做法,而這種協議書是很典型的「新界協議」。長春社吳希文分析,采葉庭位於濕地緩衝區外圍邊緣地帶,屬生態敏感地點,發展商向城規會闖關,若遇到附近村民反對,會令申請出現變數,與村民簽訂協議,可及早掃除障礙,增加獲批機會。 另外,傳真社在調查過程發現,有村民對村代表與發展商簽訂協議表示不知情。傳真社引述知情人士表示,村代表與發展商私下簽約情况十分常見;至於在發展項目獲政府批准前,發展商使用表面上沒有關聯的公司處理鄉村事務亦普遍,目的是盡量低調,除了避開麻煩,亦可增加收地議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