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5
經濟日報
近年社會亦有不同智庫、團體提出填海構思,包括團結香港基金提出長洲南等區域填海成新玫瑰園計劃,有建築師行亦曾提出將軍澳藍塘海峽填海200公頃,以容納50萬人居住。
藍塘海峽建商住區 可容50萬人
政府擬在東涌、沙田馬料水等地填海造地,涉及逾1,500公頃,但其實坊間仍有不少填海的建議,當中建築師行Farrells去年就曾經提出在將軍澳日出康城對出的藍塘海峽填海200公頃,發展住宅及商業區。
根據該行建議,填海區將會分3個階段填海,包括興建名為藍塘的人工島,透過將軍澳支線日出康城站向南延伸。
Farrells董事Stefan Krummeck預計,發展計劃可以容納50萬人居住,由於屬市區延伸,涉及基建開支較小。
至於團結香港基金上周更發表研究報告提出大規模填海計劃,分別在南丫西、長洲南、屯門、將軍澳及蒲台島填海合共3,500公頃,將會用作住宅、工業及物流等設施用途,稱為新玫瑰園計劃。
該新玫瑰園計劃屬於近年最進取的填海構思,除了涉及的填海地點或惹社會爭議外,預計涉及工程開支亦以千億元計算,即使計劃獲政府接納,亦非短期之內能夠落實。
此外,大舜政策研究中心亦曾經提出名為「五湖、四軸、六林」的發展方案,包括在西貢滘西洲、東大嶼山等地方填海,發展成住宅、海濱社區。
而由前規劃署署長潘國城擔任主席的持續智庫,早前則提出在南丫島鹿洲灣填海,配合島上的前石礦場發展住宅及旅遊。
除了具體的填海計劃外,建築師學會亦曾經提出「浮城都市」的填海構思。
該構想即是建議放棄大型填海方式,而是選擇在現有臨海區的海岸線對出,填造面積40至60公頃的小島,以集體運輸系統連接,發展成不同的社區。
維港內填海 恐惹法律爭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政府提出的填海計劃均位於維港以外,避開《保護海港條例》的限制,但隨着填海成為社會討論話題,有政黨亦重提堅尼地城對出的青洲填海計劃。
青洲填海早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提出,在青洲與港島之間填海186公頃作為住宅發展,但由於填海範圍位於維港以內,若要落實填海恐惹法律爭議。
(系列之二•完)
撰文:
余敏欽
報道系列: 填海機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