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食物及衞生局正為全港首個基層醫療中心——葵青地區康健中心公開招標,計畫明年十月起投入服務。政府指葵青地區康健中心是為葵青區居民而設,惟招標文件中卻容許中心的營運者將病人轉介至葵青以外的地區就醫,更橫跨數區遠至深水埗及沙田等地,有組織批評政府是「本末倒置」及計畫上有漏洞,有違政府於該區設立中心的服務目的,不利長者遠赴其他區求診外,更減低市民到中心治療的意欲。
港府上年《施政報告》提出,在葵青區設立首個地區康健中心,並專為該區居民而設。政府將透過公私營合作模式,以減輕專科及醫院服務的壓力,預計於明年第三季落成,現正進行招標。由於康健中心不設醫生駐診,主要提供門診以外的專職醫療人員服務,如物理及職業治療。中心會轉介有需要的市民到營運者自行組成的醫護服務網絡求診。
根據招標文件指出,政府規定營運者需在指定的四個地區,包括葵青、荃灣、深水埗及沙田共四區,找尋至少十名西醫,和最少二十名包括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藥劑師、中醫師等,支援康健中心的運作。在招標文件中,政府沒有規定每區的醫生人數比例,特別是葵青區的人手分配,換言之,醫護網絡中有部分醫生或來自深水埗或沙田區,以致市民最後橫跨數區才可就醫,有違政府於該區設立中心的服務目的。
違當區服務原意
據了解,現時約有八十多名私家醫生在葵青區開設診所。有政府消息人士直言,即使標書沒有列明各區網絡醫生的比例,惟營運者須把網絡醫生及網絡專職醫療人員的名單交給政府審批,若有投標者提交的網絡醫生名單上,十名西醫中只有一名來自葵青區,其標書肯定不獲通過,故政府會有所把關。食衞局則回應指,葵青地區康健中心是一個服務試點。為加強市民使用服務的彈性,政府決定加入鄰近葵青區的三區,即荃灣、沙田及深水埗的服務提供者,方便市民使用服務。
有關注計畫的「關注葵青康健中心民間連線」批評,政府於葵青區成立地區康健中心,應為該區居民提供最便利的醫療服務,若市民要跨區就醫是「本末倒置」,除了不利年長或行動不便的長者遠赴其他區求診外,更減低市民到中心治療的意欲。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則批評,政府在該計畫上有漏洞,若葵青區的市民要長途跋涉到沙田就醫,是十分不便,故政府應先要求中心的營運者在葵青區尋找醫生,再到其他臨近地區找尋更多醫護人手。
亦有興趣投標的非公營機構、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主席周奕希認同,政府容許投標者在鄰近葵青區的三區尋找足夠的醫生加入服務網絡,可增加計畫的彈性,亦讓病人有更多的選擇。而本港醫護人手緊絀,亦有機構擔憂,各投標者都會在葵青區爭相搶奪醫生的資源,或出現價高者得的問題,以致最後市民即使在政府資助下,仍需繳付昂貴的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