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23, 2024 星期六 微雨 20° 69%

市建擬引入地積轉移 提升油旺發展潛力

(星島日報報道)面對市區樓宇老化問題日漸嚴重,目前每年平均重建九十幢樓宇的市建局,準備加大「產量」至一百一十幢樓宇為目標。不過,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表示,經內部粗略評估後,發現若以現有手法全面重建剩餘地積比率不多的油旺地區,局方恐怕需要虧蝕最少八百六十億元,故計畫透過在該兩區展開地區規劃研究,配合引入地積轉移和儲存等手法,提升區內土地發展潛力,希望經過「執位」後,能得出「有錢賺」或「打平手」的重建藍圖,再尋求市民支持。   特首梁振英在近日發表的《施政報告》公布,市建局計畫以油麻地及旺角作為試點,展開地區規劃研究。上任逾半年的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成立十五年的市建局,過去大部分時間將重點放在承接「項目」之上,直至近期才引入小區發展模式,但自己上任後曾重新翻開《市區重建局條例》,留意到條例其實同時要求局方參與地區更新有關的整體規劃工作。   他指出,現時全港樓齡達五十年以上的樓宇雖然只有九千幢,但到了二○四○年,將會增至接近二萬四千幢,每年需要重建九百幢樓宇始能徹底改善市區老化問題,但市建局過去多年以來,每年平均僅重建九十幢樓宇,即市建局需要增加三至四倍的工作量,始能「追趕」,但隨着有利可圖的重建項目已完成「七七八八」,他預料私人市場參與意欲會減退,減慢市區重建的步伐。   「根據目前情況,地盤只有出現剩餘地積比率多過一倍的情況,項目才有機會『打平手』。」但韋透露,現實情況是不少有待重建的地盤,原有地積比率已經「爆棚」,甚至出現「負數」的情況,即重建後的單位數目會低於原有的單位數目,在旺角和油麻地尤其顯著。   市建局曾粗略估算,若要重建上述區內所有五十年樓齡以上樓宇,會出現八百六十億元的虧損;倘若考慮樓宇逐步老化問題,連現時樓齡三十年以上的樓宇也一併計算,虧蝕幅度更達到一千五百四十億元。韋坦言,難利用現有市建重建模式改善兩區環境,故希望以此為試點,嘗試引入地區規劃模式,「區內不少樓宇現時根本沒有重建機遇,希望透過重新配置地區的地積比率,以及增加配套設施,重新刺激市場,令地區活躍起來。」   市建局計畫先展開基線研究,全面收集研究範圍內逾三千三百幢樓宇的資料,然後嘗試為不同地盤重新制定發展參數和進行技術評估,希望經過「執位」後,可為地區勾劃三幅市區更新大綱圖,再供市民給予意見。   韋志成說:「三幅圖會分別反映『有錢賺』、『打平手』和蝕錢的情況,分別主要在於發展密度,建得密一些自然有錢賺,建得疏一點就會令生活環境好一些。」至於提升個別地段的發展潛力,更需多管齊下,靈活運用提升規劃參數、轉移和儲備地積比率和改劃用途等方式,但需透過研究才能確定。   在尋求全新市區重建模式期間,韋志成形容需要「兩條腿走路」,繼續以原有模式推展項目。他說:「上任後得知市區重建問題原來這麼大時,已盡量在不增加資源下,希望加快重建步伐,以平均每年重建一百一十幢樓為目標,主要是透過加推項目,推出小區重建某程度亦是『做多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