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2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為求增加住宅供應,發展局上月宣布在本季以近乎「晒冷」方式推地,但向來被視為另一住宅供應來源的不同土地交易申請,卻一直「落後」,透過發展商補地價所供應的住宅單位,暫時僅及年均水平的兩成四,倘若情況持續,或會影響每年提供二萬單位的目標。港府消息指,個別發展商近期一直未有回覆政府所開出的補價條件,令部分個案呈膠着狀態,估計與近期樓市升勢停止有關。
消息人士強調,發展商是否願意補地價,非政府所能控制,因此選擇增加推出土地招標,確保全年住宅供應可以達標。隨着當局早前公布在本財政年度第四季,再招標出售另外十二幅住宅地,令本年度推出地皮增至三十六幅,可以興建共約一萬三千七百個單位。近日在公布第四季的賣地計畫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曾經表示,對完成兩萬個住宅單位的供應目標仍然審慎樂觀。
不過,截至上月十六日的最新數據顯示,透過私人協約方式批地、修改土地契約及換地等方式所獲的補地價收入卻一直「落後」,合共只有約四十七億六千萬元,收入僅達上財政年度的一成八。資料顯示,地政總署在過去四年的補地價收入,介乎一百六十億至二百六十億元,本財政年度顯然難以達至有關水平。
據了解,港府亦注視到,本年度的補地價個案數目似乎低於正常水平。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過去十年透過私人協約方式批地、修改土地契約及換地的個案,每年平均可以興建四千六百個單位,但地政總署本年度至今接獲的不同土地交易申請,卻僅能興建一千至一千一百個住宅單位,只及年均水平的兩成四。
消息人士分析指,由於近月樓市升勢停止,部分更透過提供不同優惠,減價一至一成五出售一手樓盤,加上即將踏入農曆新年,是傳統樓市的淡季,一般發展商也未必敢於在現時補地價。他又估計,由於在過去一至兩年,港府不斷透過招標推出土地,或會令發展商改變策略,先吸納有關土地,而暫緩為已持有土地改契,「發展商可能會認為,那些土地儲備始終是自己,可先留在自己的『袋』裏,反觀政府發售的土地,卻一般是ready site,可以即時發展,因此應先行吸納。」
他透露,現時發展商跟港府商討補地價個案其實不少,但大部分申請人與部門談妥補價條件,獲部門正式開出所需的補地價金額後,卻很多時「坐係度」,未有即時回覆。
他坦言,發展商是否願意補地價,並非政府所能控制,「當提了一個offer,球已不在處於自己的場區,政府不能逼他們成交。」但他亦說,自取消勾地表制度後,已向市場清楚傳遞訊息,當補地價個案減少,政府是可以透過土地招標來增加供應,因此在第四季所推出的土地,可提供單位數目遠較第三季為多,相信已顯示政府持續供地的決心
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