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戲院愈來愈少,窒礙港產電影發展。政府公布促進電影發展新措施,初步物色兩幅分別位於啟德及沙田、計劃於未來數年推出市場的商業地,在地契加入設立電影院的規定,並列明須提供一定的座位。
戲院商會、學者及導演均表示歡迎,但認為政府應要求有關院商多播映本地電影,重振港產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認為,措施有助建立觀眾群及增加商業電影放映機會,現時計劃仍在初步階段,暫未有座位數目,業界提出希望有餐飲及購物等配套,局方正作技術性評估,如果一切順利,期望數年內推出市場時加入相關規定。
座位數目待定 西九亦研建
商經局發言人指,成功投得地段的人士及其後的業權人,日後如提出任何修改土地契約申請,將有關用地的電影院部分改作其他用途、或把電影院的最少座位數目減少,必須獲得局方批准,並繳付土地補價;由於電影院的租約一般較長,為支持業界發展,在電影院營運首7年內的相關土地契約不得修改。
當局又會進一步研究在啟德發展區旅遊中樞,設置綜合式電影院的可行性,以及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探討在西九文化區預留地方興建電影院的可行性。
不擔心票房 冀區區有戲院
香港戲院商會副理事長崔顯威歡迎措施,指業界已經爭取多年,終見落實;不過他指現時全港18區尚有地區如大埔未有戲院,期望可以盡快做到「區區有戲院」(見表)。至於新增戲院,市場能否吸納?崔坦言不擔心票房問題,指現時影院較少的情況下,院商挑選播映電影時,必定會作篩選,若電影院增加,本地電影亦會增加播放的機會。
浸大電影學院榮休教授卓伯棠形容措施是好事,讚揚政府有聆聽業界意見。他表示,本港電影院受制高昂租金,數目由1993年高峰期的119間、跌至現時約50間,又說電影票房實際利潤不高,只有約3%至4%,但售賣飲品及食品(如汽水及爆谷等)的利潤則達9%至12%,認為政府現時在地契作強制規定下,令發展商不敢在租金上開天殺價,又期望沙田及啟德兩幅用地是第一步,再慢慢將措施拓展至其他地區。
卓伯棠又說,若新增的影院只播放美國荷里活電影,亦無助重振本地電影,建議在條款加入規定,院商要預留若干比例播映港產電影,才真正令本港電影業受惠。而電影《十年》的導演歐文傑亦指,增加電影院對業界一定是好事,指本地的獨立電影或題材較小眾的電影一直面對難找院線放映問題,相信增加電影院有助提升本地電影獲放映機會。
撰文:
龐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