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2, 2024 星期日 雨 25° 92% 強烈季候風信號

鴨脷洲工業區 挾港鐵加快轉型

2017-01-04    經濟日報
隨着南港島線在早前通過,鴨脷洲對外交通改善,有利推動西南部的工業區轉型,區內目前3個商業及住宅項目,合共提供約1,400伙住宅單位及逾135萬平方呎商業樓面。 鴨脷洲過去來往中環、金鐘商業區須經過經常擠塞的香港仔隧道,而隨着南港島線通車後,海怡半島站至金鐘站只需11分鐘車程,現時位於鴨脷洲西南面、利南道的工業區亦能受益,加快轉型步伐。 該工業區佔地約4公頃,分為東部及西部兩部分,其中東部佔地約3.7公頃,區內有5幢工業大廈,樓齡介乎15至29年,總樓面合共約276萬平方呎,逾三分之一用作貨倉用途,亦有22%及15%分別轉型為辦公室及商舖用途,反映區內轉型發展潛力。 利南道住宅地 涉1400伙 因此,規劃署在《2014年全港工業地研究》建議將西面的工業區,由原本的工業用途,改劃成「其他指定(商貿)」用途,而西面原用作「其他指定(貨物裝卸區)」的用地,則改劃作住宅及休憩用地,並將當中的利南道用地納入賣地計劃內。 利南道用地面積約12.7萬平方呎,屬於港島區罕有的大型住宅用地,且屬臨海地段,地積比率6倍,可建樓面約76.2萬平方呎,適合打造成豪宅項目,提供約1,400伙。 至於西面的工業區方面,亦正逐步轉型成商業發展,當中利榮街2號新海怡廣場,屬於樓高24層的工廈,業主華廈置業早在10年前向城規會申請全幢改裝成商業用途,總樓面約46萬平方呎。 新海怡廣場 改商業用途 新海怡廣場早在2010年已經完成改裝,現時不少樓面已經出租作名牌特賣場及傢俬設計公司,吸引不少市民假期進訪消費,屬於區內首個成功轉型的項目。 另外,中信泰富近年亦申請將利南道111號、現時用作大昌行鴨脷洲汽車服務中心的工廈,改劃成「其他指定(商貿)」用途,並重建成22層高商廈連4層地庫,基座兩層樓面會作零售、食肆用途,涉及樓面約11.92萬平方呎,上方則會興建2座20層高辦公室大廈,提供約77.49萬平方呎商業樓面,整個項目總樓面約89.42萬平方呎。 除了上述新海怡廣場及大昌行鴨脷洲中心外,而鴨脷洲區內同由港燈持有的怡雅路2號的綜合大樓,多年前亦獲准重建成18層高的酒店。 撰文: 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