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30, 2024 星期日 多雲 29° 80%

業主欠私貸 傲名現銀主盤 本月市場再添10銀主貨 大碼豪宅為主

樓價雖然仍屢創新高,但近月銀主盤明顯增多。本報統計,踏入6月不足半個月,市場已增10伙銀主盤,5月至今已新增約30伙,當中以大碼豪宅居多。何文田半新盤傲名更首現銀主盤,業主曾多次加按物業及向銀行作私人貸款,單位雖未過3年額印期,但已淪為銀主盤,屬市場極為罕見個案。 明報記者 方可兒 以數量計,銀主盤數目仍處低水平,但相比今年3、4月每月新增10多個銀主盤,銀主盤新增的數目在5月起有增多的迹象。如南區豪宅地段本月連錄3宗銀主盤放售,包括南灣大廈、香島道45號及陽明山莊,當中香島道45號一個實用面積1314方呎單位,更曾借貸12次,銀主現叫價6200萬元,實呎近4.72萬元。 去年11月起遭多家銀行釘契 除了南區,另一豪宅地段何文田亦現銀主盤。入伙僅兩年多的何文田傲名首現銀主盤,單位為中層A室,實用面積926方呎,3房1套間隔。土地註冊處顯示,原業主2014年10月以2151.26萬元購入,先向星展銀行承做一按,期後分別向華僑永亨及恒昌國際財務加按。不過,去年11月起,恒生銀行、一名關姓人士及中國建設銀行,先後向法院申請扣押物業令(俗稱「釘契」),相信業主在外借取不少私人貸款,因無力償還,被債權人入稟法院扣押物業。 據悉,業主購入單位後一直自用,去年曾以5萬元放租,但未有租出。正當業主被多家銀行入稟法院「釘契」,其持有的一個傲名車位去年11月亦放售套現,成交價155萬元,較購入價150萬元略高5萬元,扣除使費後料平手離場。翻查土地註冊處紀錄,該業主為大手投資者,曾以公司名義於2004至2005年斥資約3456萬元,連環購入7伙分布於西九四小龍及奧運站單位,大多為荔枝角宇晴軒及泓景臺物業,並於2006至2014年分階段全數沽出,帳面共賺近千萬元。 2400萬放售 高買入價一成 不過,由他持有的傲名單位近日淪為銀主盤,銀主叫價2400萬元,實呎2.59萬元。傲名於2014年10月開售,仍未過額印期。若上址售出,將成屋苑首宗二手成交。由於物業屬銀主盤,轉售時毋須支付額外印花稅(SSD),若以叫價售出,即物業帳面升值248萬元或一成。 業界:有銀行積極吸納有樓一族借私貸 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私人貸款雖然不是必須抵押物業,但若借貸人不能清還債務,債權人有權向法院申請扣押物業令,以阻止業主出售單位套現。即使物業售出,亦須先清還欠債,餘款才歸業主。不過,一般銀主盤出售後所得金額會先還予承做一按的銀行,之後再到加按銀行,最後才到申請扣押令的債權人。因此,相較以物業抵押的樓宇按揭貸款,私人貸款發生壞帳機會較高,收取利息亦較高。 她又表示,市場上不少聲稱「物業貸款」實屬私人借貸,毋須物業抵押,只是銀行或財務公司希望吸納有樓人士借貸,才將私人貸款標榜為物業貸款,惟單位樓價、加按紀錄或成為審批貸款金額及釐定利息的參考。 (港人債務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