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九月 20, 2024 星期五 短暫陽光 有驟雨 32° 68%

發展局關注「納米樓」現象 或改賣地條款

【明報專訊】近年市場出現愈來愈多「納米樓」,發展局長馬紹祥再次關注這種現象,表示會密切留意市場情况,有需要時考慮在出售個別住宅用地時,透過賣地條款施加合適要求,以回應市場需要。 近年市場湧現愈來愈多面積偏小的住宅單位,有社會意見要求政府在賣地時加入「限呎」或「限量」條款。馬紹祥昨在網誌上稱,樓宇發展由售出住宅用地至樓宇落成,通常需要數年時間,其間市場情况不斷轉變,認為目前應給予市場空間因應需要作調節。但他強調,當局關心「納米樓」現象,會密切留意市場趨勢及情况,有需要時考慮在出售個別住宅用地時,透過在賣地條款施加合適要求,因時制宜回應市場需要。 內地資金推高地價 馬:正常商業活動 另外,兩大內地發展商早前以逾168億元高價投得鴨脷洲住宅地皮,令社會關注內地資金推高本地樓價及地價。馬紹祥稱,本港屬開放型經濟體,不同地域資金都可在港購地,屬正常商業活動,政府不宜干預。他又稱,自2012年4月至今年2月底,政府共出售137幅地皮,根據投標表格及公司註冊處資料,當中17幅用地相信是由內地企業、或與內地企業合資投得,佔整體約12%。 他又說,地價和樓價兩者沒必然關係,因售出地皮後至樓宇落成出售需時數年,其間市場情况不斷轉變,加上樓價受眾多因素影響,發展商要承受樓市升跌的風險。他重申,當局會繼續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並承認「無奇謀妙策能夠在增加土地供應的同時,而又不對社區造成任何影響」,希望大眾能互諒互讓支持政府覓地措施。 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指出,由去年起已有7幅地皮由內地資金投得,呈明顯上升趨勢,加上鴨脷洲地皮原屬社區用途,政府其後改劃作住宅,「犧牲社區用地轉作豪宅」,並非港人能負擔的房屋。他認為政府有責任善用經改劃的住宅地皮,而非任由土地被炒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