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29, 2024 星期六 多雲 29° 78%

高樓價按揭不足 上車最大阻力

2016-11-28    經濟日報
政府加辣接近1個月,住宅投資者數量明顯減少。但是,並不等於年輕人可順利上車,因為上車客面對的最大難題不是投資者競爭,而是樓價高企,按揭成數不足。 政府本月5日起,就從價印花稅劃一增至15%(首置及換樓客除外),目的是擊退投資者,令首置客可以上車。加辣後,住宅投資者即時卻步,但並不代表首置客容易上車,因新稅項令二手盤源收窄,價格不跌反升,過去近一個月,多個細價屋苑持續錄得高價成交。樓價高居不下,才是難上車的癥結。 樓價須跌17% 供款佔比才健康 事實上,現時家庭入息中位數約為25,500元,而根據美聯物業樓價走勢數據顯示,10月份平均實用呎價10,559元(建築呎價8,401元),以購買一個實用面積400平方呎單位,樓價約422.4萬元、造6成按揭、供款20年計算,每月供款12,990元,佔家庭入息的51%,超越50%的警界線。若計及銀行按揭供款壓力測試,利率上調至5.15厘,家庭入息最低要達28,201元,比入息中位數高11%。 過去20年按揭供款佔入息比率平均數為42.3%,若要達到這個健康水平,樓價要降至348萬元,以6成按揭、20年借貸計,月供10,712元,剛好是家庭入息中位數的42%。即是樓價要跌17.5%,重返2012年12月水平。 加辣遏抑投資 上車未必受惠 事實上,近年市場湧現大量實用面積小於200平方呎的單位,主要因為年輕人為符合月供不超過家庭入息中位數50%的要求,而不斷降低居住要求,形成愈住愈細的情況;其次,不斷拉長供款年期,今年3月份樓價低位時,平均供款年期為25.3年,其後半年樓價上升8.6%,平均供款年期上升至26年。 換言之,政府加辣遏抑投資者,未必可以即時令上車一族受惠,最終還要透過其他手段,例如增建低價的居屋或者放寬按揭限制,才能幫助年輕人上車。 撰文: 黎煥成 報道系列: 加辣成效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