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15, 2024 星期五 微雨 25° 92%

CASA:置業大道理:建築費非樓價升跌關鍵

2014-04-05    太陽報
近日,不少意見提及香港的建築成本高昂,發展商不會做蝕本生意,所以樓價即使出現調整,幅度也不會太大。這講法表面上合情合理,但想深一層,其實漏洞百出。 首先,試問世上有哪一盤生意可以只賺不賠?如果有的話,為甚麼有人做茶餐廳可以蝕錢、有人做理髮店可以蝕錢,偏偏做地產可以不蝕錢!如果說建築成本高,發展商不會做無錢賺的生意,所以樓價跌極有限,就不會出現九七年曾有發展商因為在高峰時買了貴地,結果要蝕大本。 買地等同固定成本 所以,麵包要比麵粉貴,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很多時候,「成本」比「賣價」貴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不少石油公司,由於油價曾長期低迷,有時會賣一桶蝕一桶。但油公司仍然要賣,因為開發等固定投資已付出了,如果閒着甚麼都不做,只會蝕更多。這就是經濟學上所謂的「固定成本」和「浮動成本」。 「固定成本」不會因為生產量多少而改變,如一間工廠的機器,即使生產一件或一百件,機器的成本都不會改變;「浮動成本」則會因為生產量增加或減少而改變,如生產一件玩具需要三件原材料,生產一百件玩具就需要三百件原材料。 所以,即使無利可圖,生產商有時也會被迫生產,因為已大量投入固定成本,如果不生產,只會血本無歸。對於發展商,已付錢買入的土地,就是它們的固定成本。 地價飆升 賺多過蝕 其次,以上論據亦有可能誇大建築成本的重要性。雖然工資、建材價格都有上升,但和地價相比,建築成本相信仍佔較細的部分。所以,即使建築成本如發展商所言年年大升,但相信怎樣也比不上過去幾年樓價的升幅。因發展商早期買下的地皮,成本不會改變,當樓價大升,淨賺地價都賺夠。 筆者不是仇富,但看到一些發展商的利潤率接近三成,可以推斷即使建築成本上升了,亦無阻繼續賺大錢。 真正影響樓價的是市場供求的變化。建築成本最多只會影響發展商考慮是否「再買地」,但對於已買的土地,建築成本可產生的影響很有限;至於在需求層面,建築成本更加沒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