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31
經濟日報
活化工廈政策實施近4年,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董事及九龍銷售部主管蕭兆新認為,活化及改裝商廈的吸引力不大,反而發展活化成商舖、零售物業的空間較大。
對於現時活化工廈評價,蕭兆新認為,措施推出初期並不太靈活,但經過幾次調整後,現時政策大致算順暢運作。
近年地價升 礙重建可行性
然而,由於改裝、重建工廈的成本高昂,限制了工廈活化的空間。蕭兆新認為,改裝的增值成本高,投資者要放棄兩年的租金,但即使成功改裝成商廈,改裝後租金卻未必有很顯著的升幅,以最優質的地區如東九龍,區內工廈與商廈差距不大,缺乏誘因進行改裝。
至於改裝成酒店,則由於政策規定不可以拆售,令投資風險較高。因此相對而言,蕭兆新認為,挑選荃灣、葵涌非核心地區的工廈,活化成商舖、零售物業升值潛力較大,而且不設拆售的限制。
近年亦有不少工廈獲改裝成數據中心,不過蕭兆新認為,發展數據中心的出路較窄,只有單一用途,而且發展成本較高,所以發展潛力不太大。
同時,在重建工廈方面,受近年地價上升影響,妨礙活化重建的可行性,例如現時東九龍新建商廈售價每呎約9,000至1萬元,但補地價動輒要4,000、5,000元,要找到有「水位」工廈進行重建並不容易。
此外,核心區內業權統一的工廈買少見少,亦限制工廈重建的機會,蕭兆新指出,過去幾年發展商不難在區內吸納全幢工廈重建,但現時已經不容易找到這類型的放盤,而以收購舊樓形式收購工廈動輒要好幾年時間,時間成本太高,亦不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