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3, 2024 星期一 微雨 24° 90%

負面因素未浮現 撑樓價回升

2016-08-15    經濟日報
樓市再次轉跌為升,反映市場過分憂慮的失業率上升、加息等負面因素未有出現,推動樓價回升,惟「辣招」及供應增加情況持續,準買家須小心衡量市場變化。 增長回穩 就業率沒惡化 前一輪樓市跌浪,由去年中股災作為導火線,將新樓供應增多、經濟轉差、加息預期升溫及樓市「辣招」4項樓市負面因素的疊加影響呈現,扭轉了市場對於樓價上升的預期,最早反映在銀行界所進行的置業意向調查,預計樓價下跌的人數首次超過半數,連特首梁振英亦稱已扭轉了樓價只升不跌的心理預期。 不過,本港樓市情緒化,市場心理亦是容易變化的。隨着經過大半年時間,市場預期的樓市負面消息未有浮現。 以經濟環境為例,今年初首季經濟增長僅0.8%,當時甚至有人預期年內或出現7年來首次衰退,但近日最新公布的第二季數據卻反映經濟增長回穩至按季升1.7%,全年有望維持正增長。 經濟放緩未如預期般惡劣,連同就業情況自去年從谷底微升至3.4%後,亦未有惡化。有分析認為,情況反映香港勞動力短缺情況明顯,即使零售、旅遊業不理想,亦有其他行業支持,在維持全民就業的格局下,樓市不會太壞。 至於樓市最關注的息口走勢,去年底美國自次加息後,市場還預期今年或加息2至4次,帶動本港樓市告別超低息環境,但英國脫歐、全球經濟放緩,美國加息預期被消化,甚至年內難加息。香港卻出現銀行為爭業務大打按揭戰,按揭息率不升反跌,亦為樓市再次升溫助燃。 辣招及供應增 量力而為 從大格局而言,樓市氣氛雖然擺脫去年的頹勢,但供應增多、政府辣招壓頂形勢未變,加上經濟環境隨時轉壞,準買家要量力而為,勿盲目追價入市。 撰文: 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