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7, 2024 星期五 微雨 25° 92%

南豐蔡宏興:樓市趨穩 籲寬按揭撤辣招

2016-02-25    明報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曾俊華昨日發表財政預算案,在樓市方面未有大動作。明報《湯文亮會客室》今期嘉賓南豐發展董事總經理蔡宏興在節目中表示,過去幾年樓價因為供不應求而上升,港府亦先後收緊按揭及推出辣招,遏抑樓價升勢,但隨着本屆政府上任後積極增加供應,目前住宅供求漸趨平衡,樓價上升壓力已減弱,現時是政府探討放寬按揭成數及撤銷稅務辣招的適當時機,「某些政策在其立法時是適合的,但隨着時間的轉變,原來的方案是否再適合呢?我希望政府審視最新的情况,推出一些適當的措施」。 明報記者 葉創成 2008年金融海嘯後環球央行相繼推出量化寬鬆措施(QE)大印銀紙,資金轉買磚頭保值,加上本港住宅供應不足,樓價遂由低位勁升逾倍。因應市民置業困難,港府於2010年11月以來先後推出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旨在冷卻樓市;而金管局繼2009年10月宣布將2000萬元以上豪宅按揭成數收緊至五成之後,接着5年多推出多項逆周期措施調控樓市,最近一次是去年2月將自用住宅物業買家的按揭成數由七成下調至六成。 辣招礙投資 損國際地位 蔡宏興認為,過去多年樓價持續上升,再加上金管局收緊按揭措施,令買家上車更加困難,「本來買家儲100萬元已可作為首期買樓,目前他要儲300萬元才可上車,儲錢需要的時間增加很多」;至於稅務辣招的影響,他認為增加物業交易成本,減慢物業流轉速度,不利本港作為國際城市的地位,更可能導致部分就業職位流失,「港府無疑要照顧港人的居住問題,但香港也是國際城市,不應該遏抑商業及投資活動,否則就會損害到香港就業及競爭力。舉例說,外資若希望投資香港,配合業務發展需要購買寫字樓或商舖,港府並不應該以稅務辣招來懲罰他,增加其做生意的成本。若本港繼續這樣做,作為競爭對手的新加坡便最開心了。」 根據蔡宏興的觀點,經過現屆政府近年的努力後,未來幾年市場料可每年提供逾2萬個私人住宅單位,樓市供求將趨於平衡,樓價料不會再像過去幾年般急升。他認為,目前港府是時候檢討放寬按揭成數及撤銷稅務辣招,幫助有能力及有自住需要者買私樓上車,「在可見的將來,住宅樓價料趨於平穩,若港府目前放寬按揭成數,便可以幫助更多有能力及有自住需要者盡快上車;供樓始終比租樓好,前者是投資,後者則是沒有回報的消費」。 既然蔡宏興預測樓市將平穩發展,南豐有何業務發展策略把握商機呢?蔡宏興表示,南豐過去多年的核心策略,一直是興建高質素的物業,希望業主以合理價錢購買該物業後,其長遠可以持續升值,該策略未來亦不會有變。他舉例說,南豐旗下樓盤開則往往以實用為先,「希望主人房至少可以放到衣櫃及大牀」,並且加入自然光、通風等環保元素,而隨新盤附送的家電亦以耐用為出發點,希望做到「以人為本、以客為先」。 大嶼山基建多 看好東涌樓 從另一角度來看,去年樓市熾熱時,個別發展商推出劏房盤,甚至向買家提供額外按揭,令買家只需一成首期亦可上車,但南豐並沒有採用這些進取的手法促銷樓盤,「個別發展商為客戶提供二按,相信目標亦是幫客戶上樓;但我們認為,按揭是銀行及財務公司的傳統業務範疇,並非我們熟悉的領域,由他們來承做最穩健」。 至於內地發展商近月連番投得本港住宅地皮,南豐如何解讀該新趨勢呢?蔡宏興回應說,本港是福地,自由開放,亦具備一國兩制的制度保障,具備獨特的競爭力,故本港樓價即使短期有波動,長期仍然睇升,吸引內地發展商來分一杯羹實屬正常,料其南下發展及扎根屬大勢所趨。至於南豐如何面對這批過江龍的競爭呢?蔡宏興表示,過去幾年港府大幅增加基建投資,有關項目未來將陸續落成,鄰近不少地皮均具備發展價值,「市場的餅夠大」。當中,港珠澳大橋可望於明年落成,大嶼山、特別是東涌有機會成為港珠澳經濟的橋頭堡,南豐在東涌有發展大型樓盤昇薈的經驗,在當地具備先發優勢。 (名人樓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