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8
經濟日報
撰文:林浩文 萊坊董事及大中華研究及諮詢部主管
欄名:專家論市
早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表《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表示即使到了2017年將有超過7,000萬旅客訪港,本港的設施仍然可以應付。
到了2023年,訪港旅客人數更會超過1億。報告顯示,當局對口岸處理能力、酒店接待能力、旅遊設施容量、公共交通網絡載客能力等作評估之後,認為除了酒店房間仍然不足,倘若其他設施擴建能夠按時完成,是可以應付3年後的需要。
酒店房租貴 過夜客卻步
據報告顯示,過去10年(除了2003年及2009年),本港酒店的入住率平均在八成以上,近年更接近九成。房間供應不足,令平均房租高達1,400港元。由於酒店房租高昂,使不少旅客對過夜卻步。對於酒店房間供應緊張,政府認為有必要增建更多酒店,全港現時約有6.8萬多個酒店房間,預計到了2017年可以增至逾8.4萬間;政府又會繼續推出「只限酒店用途」的用地,以及將歷史建築活化成酒店。另外,海洋公園和香港迪士尼樂園未來數年亦會有新的酒店項目,屆時將增加一千多個酒店房間供應。
現時內地個人遊客源以深圳、廣州和東莞為主,其次是上海和北京。廣東省旅客的人均消費較廣東省以外的旅客低,且以不過夜旅客居多。廣東省旅客多循陸路來港,逗留的時間較一般旅客短,但來港次數較頻密,主要為遊覽及購物。
內地個人遊不過夜旅客人次佔整體個人遊旅客約六成五,逾九成一簽多行旅客為不過夜旅客。而不過夜旅客佔整體個人遊旅客的比率也正在增加,不過夜旅客客量雖大,但人均消費約2,500元,比過夜個人遊旅客的8,200元人均消費為低。其中,來自廣東省以外的個人遊過夜旅客的人均消費約為13,000元。
每日15萬客訪港 旺區擠迫
2013年訪港旅客超過5,400萬人次,即是平均每日約有15萬旅客來港。15萬旅客同時在市面活動,購物消遣,公共交通工具、食肆等固然顯得擠迫,令市民感到旅客無處不在。香港各項設施原本只為約700萬市民設計和提供服務,現在要與數以千萬計的旅客共同使用,擠壓效應自然使不少市民有怨言。
旅遊業是無煙工業,既然旅客訪港是不能迴避的現實,本港只能創造更多機會和條件,務使旅客盡情在港消費,使他們對本港的經濟持續作出貢獻。香港作為自由港和旅遊城市,不可能為旅客人數設限,所以旅客與市民共存是無法避免的事實,我們只能寄望政府與業界密切監察相關情況,及早規劃調整,提供足夠設施,盡量減少旅客對市民生活的影響。另外,業界應該加強接待能力,例如投資興建更多酒店以提供更多房間接待旅客,把旅客帶來的效益增至最大及提升香港的接待力。香港亦應該增加景點,令旅客分散,不用再集中於個別旺區。現時旅客多到旺角、尖沙咀及銅鑼灣等旺區購物,雖然為零售業帶來收益,但亦令這些地區「迫爆」,政府應透過宣傳鼓勵旅客到不同地區旅遊,紓緩旺區人流。
此外,香港亦應吸引高增值客群來港旅遊,這類旅客包括訪港過夜度假旅客的成熟客群和中年在職人士,以及過夜商務及會展旅客,他們的消費能力最高,屬於首選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