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二月 5, 2024 星期四 間有陽光 21° 71%

辣招功效減 港府宜檢討

2016-11-01    經濟日報
政府4年前實行雙辣招稅,隨新盤增設稅務回贈及人民幣貶值等,內地客再度湧港買樓,成交及金額反彈至辣招推出前水平,港府應因時制宜,就辣招作檢討。 早於2011年第四季,美聯數據顯示,內地買家佔本港樓市住宅註冊量高達14.2%,註冊金額佔整體24.8%,當時內地買家在港置業蔚然成風。 雖然房地產項目被剔除於投資移民計劃範圍以外,但實力強的內地買家會選擇購買豪宅;實力一般的亦可選擇較易出租、租金回報增長較快的中小型住宅。 為遏止樓市被炒熱,金管局率先於2012年9月公布收緊海外收入者的按揭成數。緊接半年內,政府推行買家印花稅及雙倍印花稅,內地買家購買本港物業,須付稅率高至樓價23.5%。 港人難上車 稅制需衡量 政府連環出招初期一度令內地買家比率大減。不過,近年人民幣貶值、內地收緊房貸,及港元與美元掛鈎,增強內地客南下置業的誘因。 稅務局數據顯示,9月份買家印花稅個案錄250宗,為14個月的新高。而中原亦指出,今年第二季內地客購買逾1,200萬元住宅,宗數佔整體約20.4%,成交金額按季增近10個百分點至26.6%,兩者均回至辣招稅推出前的水平。 雙辣招已推出4年,新盤發展商近年針對內地買家,提供多項稅務回贈及長成交期的付款辦法,削弱辣稅的降溫效果,內地買家赴港投資買樓再度活躍,反而本地用家首次上車依然困難重重,政府宜需要適時衡量及檢討相關稅制。 撰文: 鍾綺敏 報道系列: 南下掃樓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