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面對人口增加和老化等問題,發展局公布「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估算本港長遠需要四千八百公頃新增土地,才足夠應付九百萬人城市發展的需要,但目前仍欠缺一千二百公頃土地,包括二百公頃房屋用地。發展局計畫透過開發「新界北」及「東大嶼都會」兩個策略增長區,以提供一千七百二十公頃土地,新發展區最多可容納一百零五萬新增人口;當局將展開為期六個月的公眾諮詢,料於一八年初完成研究。
發展局及規劃署昨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回應香港人口老化、大量樓宇急速老化,以及居所和職位地點分布不均等未來發展問題,提出以規劃宜居的高密度城市、迎接新的經濟挑戰與機遇,和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三大元素,達致香港成為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的願景。發展局昨起展開為期六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預料有關研究將於二○一八年初完成。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短中期內政府大約可提供三十二萬多個住宅單位的土地,中長期透過各個新發展區、鐵路物業發展項目,預計可以提供二十多萬個住宅單位,但跨越二○三○年後,則要採取前瞻、進取、務實方式,以願景帶動、行動為本,應對未來社會的轉變,編製《香港2030+》策略的目標是要更新全港發展策略,為未來的規劃、土地、基建發展提供指引。
根據規劃署估算,本港長遠需要新增四千八百公頃新增用地,扣除粉嶺北、古洞北、古洞南、洪水橋、元朗南、東涌新市鎮擴展及啟德等多個發展計畫帶來的三千六百公頃土地,本港仍欠缺最少一千二百公頃土地,包括三百公頃經濟用地、二百公頃房屋用地,以及七百公頃休憩用地及社區和運輸設施。
針對土地短缺,規劃署建議發展「東大嶼都會」和「新界北」兩個策略增長區,合共提供一千七百二十公頃總發展面積,滿足本港長遠需要。
規劃重點之一在於在港島西面發展擬議東大嶼都會為本港第三個商業核心區,作為智慧型金融及工商業支援服務的樞紐。規劃署初部建議,在交椅洲附近水域和喜靈洲避風塘填海,以及善用梅窩未充分利用土地,創建新的都會平台,初部構思可發展約一千公頃土地,容納人口介乎四十至七十萬人,就業職位約為二十萬人。
於新界東北發展計畫中被撤回的坪輋及打鼓嶺發展,則將會在新界北發展重新推出,初部概念是以綜合規劃棕地和荒置農地,包括在香園圍、坪輋、打鼓嶺、恐龍坑及皇后山建設新一代新市鎮,並在新田、落馬洲和文錦渡發展現代工業和邊境附近的經濟用途。初步構思發展面積達為七百二十公頃,人口約為二十五萬五千人至三十五萬人,就業職位約為二十一萬五千個。
規劃署署長凌嘉勤表示,兩個發展區功能不同,東大嶼都會地理位置可作為發展貫穿荃灣、港島和大嶼山交通基建的「踏腳石」,新界北則鄰近深圳東及廣東東面,有跨域的陸路口岸,聚集高科技企業,有巨大發展潛力。然而兩者發展均面對不同問題,前者涉及跨海基建,需要有巨額投資,後者亦需要處理遷拆問題。
凌嘉勤又表示,按照政府建議的框架,新增的發展土地可令香港容納九百萬人口,而按照統計處預測,本港二○四三年的人口頂峰為八百二十二萬,政府設計的住屋容量可提供一成緩衝,亦可轉化成「調配空間」,改善家居空間及提供更多公共和社區設施,改善生活質素,更可提升香港應付轉變的能力。
政府估算未來本港已發展地區將由現時二百六十八平方公里,增至三百二十四平方公里,根據已規劃人口和職位的數量,未來本港人口及職位分布將有所轉變,向新界轉移,居住在新界的人口比例將會由四成一,增至五成半,職位比例亦會由現時的兩成四,大幅增至三成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