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明報
【明報專訊】「香港2030+」規劃框架預料會針對棕地提出整體規劃及發展方向。發展局早前表示,明年會研究新界棕地使用狀况,以了解棕地整體分佈及用途,並用以制訂棕地政策,以達至善用土地及改善鄉郊的目標。據了解,其中一個參考方向是1980年代政府處理寮屋的政策。
安置棕地作業 業界反對
為控制寮屋增長,政府於1982年推行寮屋政策,向全港的寮屋登記,登記資料包括寮屋面積、用途及居住人口,目的是凍結寮屋數目,獲登記的寮屋屬非法構築物,但獲「暫准存在」,直至自然流失。據了解,參考有關做法,目前新界棕地的使用狀况亦可做凍結登記,並就收地、賠償、安置等制訂一套政策。但安置棕地作業惹來不少業界反對,有業界已表明不接受安置入多層式工廈的措施,加上棕地作業涉及大量經濟活動,因此政府仍要仔細考慮如何平衡訴求。
姚松炎倡修例 增執管權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功能界別議員姚松炎認為,為避免棕地繼續擴張,贊同政府盡快就棕地做凍結登記,但他認為棕地與寮屋有本質分別,因棕地涉及「賺錢」的經濟用途,經營者不會有興趣接受安置入多層式工廈等賠償措施。他說政府要有效遏止棕地擴張,需修改規劃條例,令本港所有土地都有執管權,「現時部分棕地1990年前已存在,政府無執管權;即使是1990年以後的棕地,若有關地點無納入發展審批地區圖,政府亦沒有執管權」;他亦同時建議加強檢控及罰則以提升阻嚇力。
香港2030+專家諮詢小組成員吳恩融接受查詢時表示,棕地涉及眾多既得利益者,政府在今次規劃上要考慮令環境可持續發展,制訂一套棕地政策以釋放及善用現存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