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5
經濟日報
為增加住宅供應,繼補地價仲裁機制後,政府再出手簡化建築圖則審批程序;但要進一步加快建屋,當局下一步很可能從改革城規條例着手。
在持續增加土地供應後,政府要加快建屋進度,惟有向簡化審批程序埋手。現時由土地發展成樓宇,前後最少須通過規劃、地契修訂及建築圖則審批3個關卡。
對於地契修訂的問題,政府已計劃由地政總署推出補地價仲裁機制,希望減少爭拗因地契問題引起的障礙。隨着屋宇署重組、簡化圖則審批後,餘下只剩規劃程序的最後關卡。
有建築師坦言,相對於入則、改則程序,現時發展商規劃時間更長,一些簡單的酒店或工廈改裝過程,由入則到工程完成,可能不過一年時間,但前者向城規會申請發展動輒花半年時間。
根據現時城規條例,項目如不涉改變土地用途,向城規會申請規劃許可最少需3個月至6個月審批;若改變用途則最少需9個月至1年進行改圖。
今年度賣地計劃內多幅土地未能推出,其中一個原因正由於未完成規劃程序,故此相信政府下一步有機會向城規條例「開刀」。
拒公眾參與 或遇政治挑戰
不過,補地價及審批圖則涉及的是地政總署、屋宇署內部事宜,但在現時《城市規劃條例》下,規劃署非獨攬規劃大權,背後還有獨立運作、公開予公眾參與的城規會機制。
雖然城規會現時機制有被視為縱容拉布的「漏洞」,但整體而言,城規會運作已經被視為較公開、透明,若果政府要改革為公眾參與「落閘」,可能會遇到政治挑戰。
撰文: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