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3, 2024 星期一 微雨 24° 90%

美國退市 人幣升值勢成主流

2014-01-08    經濟日報
欄名:網上智慧 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任期的最後宣布逐漸退出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貨幣政策,這並不是搧向中國房地產的一記響亮耳光,而是聯儲局且戰且退的權宜之計。 退出QE絕非緊縮貨幣、提升利率的先兆,而是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追求美國利益最大化。 很多人天真地認為,一旦聯儲局發出退出QE的訊號,美元指數就會大幅上升,外資從新興市場回流,中國的利率會更高,因此中國房地產市場會倒地不起。這個邏輯起點未必正確,對於周期的判斷是失誤的,對於貨幣發行體制的認知是錯誤的。 退出QE 反增貨幣發行量 退出QE不僅不會減少貨幣發放,反而會增加美國貨幣發行量。宋鴻兵先生引用《華爾街日報》的文章,「聯儲局擠壓了影子銀行:央行對國債的購買行為,正在導致關鍵的回購市場出現了抵押品短缺。」美國的貨幣和信用的創造方式已經發生巨變,通過回購市場回購抵押品創造信用,「閒置在聯儲局帳戶上的1.8萬億國債,正在使回購市場的安全抵押品處於饑荒狀態,考慮到『轉抵押』的(貨幣)乘數效應,這意味着經濟體少創造了約5萬億美元的信用。」 以「類10年期國債」的方法計算,到2013年12月,聯儲局已經持有了全部流通國債的33%,如果繼續按照QE3的購債速度推進,2014年將達到50%,2015年為65%,2016年為80%,2017年為95%,到2018年初,所有市場中的美國國債,都將被聯儲局通通吃光。當然,早在這之前,回購市場就已經崩潰了,沒有回購市場,整個金融市場也將不復存在。 美國聯儲局之所以將安全抵押品回吐給市場,正是因為市場擺脫了凍結狀態,正胃口大開,吞吃大量的國債與兩房債等安全抵押品以創造信用。聯儲局當時購買是因為市場如驚弓之鳥,不願意買入任何金融產品,現在,聯儲局是時候把購買力還給恢復信心的金融機構了。退出QE不會讓美國減少信用貨幣發行量,反而可能增加。 中國滙率改革正是起步,倫敦的黃金到了中國,美國的黃金到了香港,大量的美元儲備變成美債,看到一個節衣縮食的窮土豪有那麼多財富,歐美絕不會饒了人民幣,讓人民幣滙率大幅貶值。未來人民幣小幅升值將是主流,直到中國經濟無法支撑暫停滙率改革步伐的那一天。 中國房地產市場風險很大,今年市場分化會極其嚴重,會增加破產的中小城市,但那與退出QE、美元回流沒有半毛錢關係,與經濟結構失衡、實體經濟緊縮、局部資產泡沫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