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3, 2024 星期五 多雲 24° 83%

批地流標風險升

2016-01-20    經濟日報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 早前曾經分享今年賣地一些可能的新常態,其中一項提及的是政府批地時的流標風險增加,背後牽涉對樓市、樓價的評估,以及開發成本增加的影響。 近5年7宗流標 增逾一倍 所謂地皮「流標」一般是政府賣地或者鐵路項目招標時,最終因發展商出價不及當局擬定的底價,又或者是招標條款,最終招標的一方決定不將項目批出,有待重新招標。比較極端如輕鐵天水圍天榮站在首度招標時無接獲任何標書,最終港鐵須被迫宣布項目流標。 過去幾年流標的頻率卻有所增加,近5年則先後有7個項目或地皮流標(見附表),較對上5年共有3個項目流標(包括07年的西鐵荃灣西站7區、2010年的西鐵南昌站及柴灣連城道流拍),增加超過一倍,情況涉及政府賣地、港鐵項目等各類供應來源。 地價成主因 官商評估有差異 近年地皮流標最常見是與地價有關,地價評估一般是樓價扣除建築及利息成本、發展利潤後,最後評估出來,也即是早前提及的剩餘法估值,由於發展利潤有一個固定的假設,樓價及建築成本則是浮動的變數。 正如早前所提及,當樓價回落時,評估出來地價跌幅將較樓價為大,以某地盤預計推售呎價1.2萬元,扣除兩成發展商利潤(2,000元)、4,000元建築成本,得出地價約6,000元;若樓價回落兩成至1萬元,扣除發展商利潤(1,667元)、建築成本,地價將回落至只有4,333元,較原本地價跌近3成。 現時樓市正值轉角市,政府及私人發展商比較容易因彼此對樓價的評估不同,衍生出對地價不同看法,最直接是官方及私人市場樓價指數走勢的分異,最新差估署樓價指數為去年11月,樓價由9月高位回落4.1%,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最新反映去年年底樓價,較9月高位則累積跌7.5%,存在一個時間的落差,樓價亦相差超過3%。 二手樓價急速回落,最新成交的樓價跌勢,跌幅很可能較已經反映在土地註冊處的樓價成交為大,若果政府及發展商彼此以不同標準評估樓市,自然就評估地價時亦容易出現分歧,若果再加上對前景的評估、預期利息成本上升等不容易衡量的因素,雙方評估地價的差異就會更大。 山坡維修 發展商成本升 至於另一個組成地價要素:建築工程的成本,除了建築費上升外,近年政府推地不時涉及改劃的綠化用地,除了原址有不少綠化樹林要保育外,亦多位於郊野、山坡鄰近,有不少山坡維修的功夫須發展商一併負責,增加發展成本及風險,也造成青衣細山路等地皮流標。 據官員提及,當局之所以連同山坡維修等條款一併批地,主要考慮推地的時間因素,因政府若要「執靚」地皮在一切斜坡問題完善後才推出,其間政府或涉及花時間申請工程撥款、招標,延遲了地皮推出。 今季賣地計劃內的赤柱黃麻角道地皮、正在招標的大埔山塘路地皮,均位於大面積的斜坡上,相信今年仍然有不少地皮存在同樣問題,若果當局不能夠準確在評估地價上反映有關發展成本,或增加地皮流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