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6, 2024 星期日 微雨 27° 94% 雷暴警告

樓市不利因素多 成交料橫行

2016-01-19    經濟日報
撰文: 柯興捷 富山地產行政總裁 欄名: 專家論市 朋友對樓市前景並不樂觀,認為自2008年以來,香港樓價攀升至已遠離市民負擔能力。 眼看許多基層市民,當然也包括年輕的新婚夫婦在內,皆因無力置業安居而變得思想偏激,累積怨氣而成為周日示威常客,部分人更萌生排外維護本土的思想,致香港的經濟因內耗不絕而滯後不前,再加上去年開始,內地經濟增速趨緩,直接減弱內地遊客來港消費意慾。 房屋政策方面,政府為阻遏外來投資者繼續蜂擁到港置業,刺激樓價暴升,斷然於2012年10月開徵買家印花稅(BSD),此措施成效立竿見影,本港樓市交易量即告急轉直下,然而樓市卻受益多年累積的本地市民置業需要的支持,另一方面受制土地儲備長期匱乏的支撑,故繼續呈現價升量跌的現象,樓價更一直在高位輾轉上升,到去年10月中原樓價指數才顯出強弩之末,由頂峰掉頭回落,突如其來的股市暴跌及美國啟動加息周期,更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樓價急轉直下。 成交價急跌 買家趨保守 近期,主導新樓供應的幾個主要發展商不約而同接力以貼近二手價,並附加多種付款優惠,積極促銷數以千計的中小住宅單位,成功將細碼樓上車客一網打盡,致令二手樓成交量連月大幅減少一半,跌至每月2,000宗以下,創出香港樓市罕有的駭人紀錄。 自去年11月愈來愈多二手小業主感到前景不妙,市場不斷錄得劈價成交個案,並迅速在全港各區蔓延。特首施政報告又再次重申政府房策一不會考慮減辣,二不會減慢賣地速度,並強調沒有責任保證本港樓價只升不跌,政府的首要任務除滿足市民住屋需要,更要讓樓價回到市民可負擔的合理水平,增加土地供應政策絕不會半途而廢。 朋友直言指,其他潛在不利樓市因素將在2016年陸續浮現及發酵升溫,所以他對香港樓價轉勢向下已毫無懸念,而成交價急跌更導致買家承價愈加保守,展望樓市成交量必在低位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