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4, 2024 星期二 雨 24° 83% 雷暴警告

業主持貨能力 左右樓價升沉

2015-11-03    經濟日報
撰文:伍創業 香港置業高級執行董事 欄名:大行觀點 最近內地人民銀行「雙降」(減息及降準),歐洲央行又暗示「放水」,但對本港樓市仍未構成「沖喜」作用。 二手樓交投呆滯,而且更有不斷萎縮的迹象,本月二手成交大有可能再創新低,而作為地產代理業界的一分子,淡況着實感到憂慮。在樓市不穩下,最近各區二手漸現減價潮,而租金亦同步雙雙下跌,情況有蔓延之勢。 10月二手交投 挫近3成 據土地註冊處最新資料及本行前線分行錄得的數字顯示,截至10月28日止,全月二手住宅註冊量僅暫錄得約1,794宗,較上月同期的約2,551宗,下跌近3成,若按比例計算,預料10月全月之二手住宅註冊量將僅錄約2,000宗水平,屆時大有機會創歷史新低,二手積弱可見一斑;至於10月至今二手住宅註冊金額暫錄約113.4億元,按月同期跌約35.7%,跌幅較宗數多。 由於10月份註冊數字主要反映9月市況,上月二手交投持續冰封,而準買家按兵不動待業主擴闊議價空間,所以二手交投未見起色,相信在本月二手交投弱勢下,交投勢必反彈乏力。 新盤入伙 帶動業主減價 筆者上期提及,新盤入伙潮「殺到」,令部分已購買新樓、但又未沽出原先自住單位的業主,為免同時供2層樓,被迫劈價放盤。事實上,業主肯減價放盤的原因五花八門,可能有部分是股票市場失利,急需資金周轉;有部分見經濟前景向淡,恐樓市進一步下跌淪為負資產,因此傾向減價套現避險;亦有部分可能是上文提及的換樓客。 總而言之,當市場人心人人向淡,樓市就有可能出現連鎖劈價潮,速度之快亦有可能超過大家想像。 不過,現時市面上亦存在一批業主,基本上無懼市況順逆,仍然企硬不肯減價賣樓,主要由於他們的物業已經「供甩」,沒有資金壓力;又或者物業是自住貨,如果賺得太少,換單位時又要考慮「辣稅」下涉及的時間成本和按揭問題等,一動不如一靜,根本毋須迫於劈價「取悅」買家。 強弱業主角力 密切留意 筆者認為,現時市面上存在着兩批想法不同的業主,將左右樓市後市走勢。所以大家要密切留意,除了買家與業主議價之間的「角力」,兩批持貨能力不同業主間的對撼結果,即究竟「持貨能力強業主」Vs「持貨能力弱業主」誰勝誰負,同樣對未來樓價走勢起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