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7, 2024 星期五 微雨 25° 93%

地產老行尊論發展商致勝法則 梁家棟﹕把握發展時機 兼做好接班

2016-04-21    明報
【明報專訊】置梁行創辦人兼董事長梁家棟於2003年創業前,曾先後任職政府地政署、中環大地主置地、希慎興業(0014)及麗新發展(0488)等公司。地產發展投資額大及發展期長,時機(timing)至關重要;這名地產界老行尊接受訪問時細數自己近半世紀的工作經歷,從中可見在不斷向前的時代巨輪中,不同地產商是否能夠準確把握時機,以及安排第二代成功接班,實屬成敗關鍵。 梁家棟目前除了是測量師行老闆外,在本港亦持有四五套住宅,惟他透露,自己童年時家境普通,只是因緣際會成為測量師,踏上本港地產市場起飛的列車,「香港房地產在1976年開始蓬勃發展,原因是經濟起飛,居民賺到錢便改善居住環境。我記得(上世紀70年代初期)讀書時,家人以800元向業主租入舊唐樓某單位後,我們一家住在『頭房』,再將『中房』及『尾房』分租予另外兩戶人家。當時仍是『倒夜香』的年代,沒有獨立洗手間,廚房旁邊隔一道門放一個馬桶便是洗手間,居住環境並不理想,但香港人就是這樣一步步捱上來的。」 1976年於中文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系畢業後,梁家棟第一份工是在政府地政署當地政主任。1978年他轉至私人機構搵真銀,1980至1982年在置地任職,參與興建中環置地廣場、薄扶林置富花園及西灣河太安樓。1982年離開置地後,他轉任康樂園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發展西貢康樂園及元朗錦繡花園。 郭炳聯曾代父任希慎董事 在1985至1987年,梁家棟轉職至希慎興業(0014)任高級經理,其間除了希慎大股東利氏家族外,他對當時任希慎獨立非執行董事的已故新鴻基地產(0016)創辦人郭得勝亦印象深刻,當時年僅30歲出頭的郭炳聯,已曾代表父親郭得勝作替任董事開希慎董事會。第二代子承父訓,成功接班,是新地今日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房地產公司的重要原因。 97年回歸前沽代理行套逾億 1987年離開希慎後,梁家棟曾到測量行短暫任職,跟着於1988年加入麗新發展(0488)任副總裁,期內他代表麗新成功競投銅鑼灣廣場及長沙灣廣場兩大項目的地盤,又以買殼的方式入主麗新酒店(0571,現已易名為豐德麗),並且連環集資20億元,再買入加拿大最大酒店集團Delta的50%權益,是他事業其中一個高峰。不過,由於移民的原因,梁家棟於1990年離開麗新;麗新系於1997年亞洲金融海嘯後積極減債,亦已把有關酒店資產出售。 當梁家棟1991年坐完「移民監」回港,他先在卓德測計師行任職董事打工3年,跟着於1994年創立毅峰集團,在本港地產市場大展拳腳;旗下新利達行曾成為本港第三大物業代理商。惟他對本港回歸後的前景有戒心,故1997年3月他將新利達行以億多元出售予至祥置業(0112,現已易手及改名為勒泰商業地產),「當時我的想法是,新利達行每月開支達5000萬元,假如市况轉弱,每個月蝕20%便是蝕1000萬元,一年便蝕1.2億元,我蝕不起,故趁市好賣掉鬆一鬆。」 1997年高位套現億多元後,梁家棟基本上生活無憂,跟着他應菱電發展(當時上市編號為0745)創辦人胡法光邀請,加盟該中港地產發展公司任執行董事。菱電於2002年私有化後,梁家棟獲老闆的通融,在保留菱電職務的同時,於2003年成立置梁行房產地產顧問國際有限公司,由打工仔轉當老闆,「我當時已年紀不輕,仍想繼續工作,但打工唔知道幾時會被請離開,自己做老闆就鍾意做到幾時就幾時。」於2007年辭任菱電執行董事後,雙方於2011年至今合組柏齡物業管理及柏齡設施管理,由勞資關係轉為合作伙伴至今。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